业界动态
6中四多少组-文脉弦歌丨“绣花”功夫留住古城韵味,历史,文化,潮州
2024-06-02 01:14:34
6中四多少组-文脉弦歌丨“绣花”功夫留住古城韵味,历史,文化,潮州

湖南常德河街历史悠久,最早形成于明朝正德年间,曾毁于1943年的常德战役。近年来,通过修复(fu)重建,这条街成为留住历史记(ji)忆、传承城市文脉的重要(yao)载(zai)体。

今年3月,习(xi)近平总书记(ji)在湖南常德考察的第一站就来到(dao)常德河街。从特色美食到(dao)非遗技艺,从历史文化街区修复(fu)利用到(dao)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……总书记(ji)一边走(zou)、一边看,一路交流、一路叮咛。“多(duo)姿多(duo)彩的地方特色传统(tong)文化,共同构(gou)成璀(cui)璨的中(zhong)华文明,也助推经济社会发展。”

△2024年3月19日,习(xi)近平总书记(ji)在湖南常德河街考察时,同店主和(he)游客亲切交流。

“只有全面深入(ru)了解中(zhong)华文明的历史,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(zhong)华优秀传统(tong)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。”习(xi)近平总书记(ji)对于探寻中(zhong)华文明、守护中(zhong)华文化始(shi)终饱含深情。党的十(shi)八大以来,他(ta)一次次踏访古(gu)城、古(gu)街,思考和(he)关注如何留住历史根脉、传承中(zhong)华文明。

拥有1600多(duo)年历史的潮州古(gu)城,是我国东南沿海保存最完整、文物最丰富、形态最活跃(yue)的城市之(zhi)一。

2020年10月,习(xi)近平总书记(ji)来到(dao)广东潮州考察,察看文物修复(fu)保护、非遗文化传承、文旅(lu)资(zi)源开发等情况。

潮州古(gu)城东门外的广济桥,始(shi)建于1171年,被誉为“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”。广济桥东西两边分别有12个和(he)8个桥墩(dun),中(zhong)间是18艘木船连成浮桥。正常通航时,木船闭合,行人(ren)从桥上经过,过往船只从两边的桥墩(dun)间穿行。汛期洪水泛滥(lan)时,则将木船解开,既(ji)方便船只通过,也方便排水入(ru)海,这就是启闭式的作用。

△广东潮州广济桥

“广济桥历史上几经重建和(he)修缮,凝聚了不同时期劳动人(ren)民的匠心(xin)和(he)智慧,具有重要(yao)的历史、科学、艺术价值,是潮州历史文化的重要(yao)标志。”习(xi)近平总书记(ji)强调,在改造老城、开发新城过程中(zhong),要(yao)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存,延续城市文脉,使历史和(he)当代相得益彰。

潮州还有一条国内最大规模的古(gu)牌坊(fang)街,23座古(gu)牌坊(fang)连接起51条古(gu)街巷。漫(man)步其间,如同对话千(qian)年历史。

△2020年10月12日,习(xi)近平总书记(ji)在广东潮州牌坊(fang)街考察时,同群众亲切交流。

“以潮绣、潮瓷、潮雕、潮塑、潮剧(ju)和(he)工夫(fu)茶、潮州菜等为代表的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,是中(zhong)华文化的瑰宝。”考察期间,习(xi)近平总书记(ji)观看非遗项目传承人(ren)代表的现场制作演示,并同他(ta)们(men)亲切交流。

“真精致!”“这个要(yao)耗费不少心(xin)力和(he)时间吧!”“潮州人(ren)不愧是做(zuo)工夫(fu)的!”总书记(ji)连连称赞(zan)。

“做(zuo)工夫(fu)的”,精准(zhun)点明了潮州文化的特色。

一幅(fu)潮绣《阿房宫》,12名绣工要(yao)耗时3年绣制;麦秆剪贴画(hua)里,一根孔(kong)雀羽毛上就要(yao)刻(ke)下(xia)上万刀(dao);大型木雕《甘(gan)露寺》,刻(ke)有130多(duo)个人(ren)物和(he)30多(duo)匹马,历时23年才雕琢完成。

依托千(qian)年古(gu)城的历史文化底蕴(yun)和(he)山水资(zi)源禀赋(fu),潮州以“绣花”功夫(fu)推进古(gu)城保育修缮活化。牌坊(fang)街、名人(ren)故居、特色民宅(zhai)“修旧如旧”,历史建筑、文化展馆、民居商铺都融合在街区里,古(gu)色古(gu)香(xiang),让古(gu)城“见人(ren)见物见生(sheng)活”,留住古(gu)城独特个性。

△广东潮州木雕作品

潮州一千(qian)公里外的江苏苏州古(gu)城,拥有丰富的历史遗存与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位于苏州古(gu)城东北隅的平江历史文化街区,距今已有2500多(duo)年历史,现存整体布(bu)局(ju)与宋(song)代《平江图(tu)》基本一致,仍然基本保持着“水陆并行、河街相邻”双(shuang)棋盘(pan)格局(ju)以及“小桥流水、粉墙黛瓦”的江南水城风(feng)貌(mao),是苏州古(gu)城迄今保存最典型、最完整的历史文化保护区。

去年7月,习(xi)近平总书记(ji)来到(dao)苏州,在平江路步行察看古(gu)街风(feng)貌(mao),观看苏绣制作,体验年画(hua)印刷。总书记(ji)说:“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是传承弘扬中(zhong)华优秀传统(tong)文化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(cai)富,要(yao)保护好、挖掘好、运用好,不仅要(yao)在物质形式上传承好,更要(yao)在心(xin)里传承好。”

△2023年7月6日,习(xi)近平总书记(ji)在江苏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,向当地居民和(he)游客挥手致意。

文脉融入(ru)日常、传承发展,老城、老街区在新时代获得了更加隽永的生(sheng)命力。

在苏州之(zhi)行中(zhong),习(xi)近平总书记(ji)指出:“苏州在传统(tong)与现代的结(jie)合上做(zuo)得很好,这里不仅有历史文化的传承,而(er)且有高科技创新和(he)高质量发展,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。”

新时代的苏州,如一幅(fu)“双(shuang)面绣”,底蕴(yun)厚重的古(gu)迹(ji)与助力“中(zhong)国制造”迈向高端的工厂车间毗邻。自寒山寺出姑苏城西行20多(duo)公里,太湖之(zhi)畔(pan)有全国最大的苏绣生(sheng)产和(he)销售中(zhong)心(xin)镇湖街道,其顶级技艺双(shuang)面绣形象诠释苏州魅力:一面江南气韵浓厚、人(ren)文鼎盛,一面产业地标耸立、经济繁(fan)荣。

△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

历史是城市的记(ji)忆,文化是城市的灵魂。

近年来,历史文化名城、街区保护得到(dao)了全社会前所未有的关注,从曾经的大拆大建、过度开发到(dao)现在的整体保护、活态传承,千(qian)年文韵与现代经济和(he)谐共生(sheng)。

从一条老街到(dao)一座古(gu)城,古(gu)韵悠长(chang)的故事里,洋溢着历史文化与现代生(sheng)活相融相合的文化自信,焕发着时代的生(sheng)机与活力。

监制丨耿志民

制片人(ren)丨兴来 宁黎黎

执笔丨程昱

视觉丨江雨(yu)航

审校(xiao)丨张亚楠(nan)

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