业界动态
沿着长城看中国|内蒙古博物院副院长张文平:“我的办公室在长城上”,九泉,北魏,阴山
2024-06-26 03:00:04
沿着长城看中国|内蒙古博物院副院长张文平:“我的办公室在长城上”,九泉,北魏,阴山

推开内蒙古博物(wu)院副院长张文平办公室的门,里面(mian)的陈设非常简单(dan)。

“经常在野外工(gong)作,一(yi)走一(yi)个(ge)月甚至半年。要说我的办公室,那一(yi)定在长城上。”跟张文平聊天,三句话不离长城。

出生在内蒙古乌兰察布的张文平,对家乡的长城有着深厚的感情,在行走家乡长城的过程中(zhong),最难忘的一(yi)件事是意外发现乌兰察布市九十九泉汉长城。

《魏书》中(zhong)有道武帝(di)拓跋珪到九十九泉“造石亭”的记载,于是有人将位于乌兰察布市九十九泉所在山梁之上的一(yi)段(duan)墙(qiang)体与“造石亭”三个(ge)字联系(xi)起来,认为这段(duan)墙(qiang)体是拓跋珪修建的北魏御苑遗址。

对此,张文平产生了浓厚兴趣,并(bing)对这段(duan)墙(qiang)体进行了调查。通过比对和考察,他(ta)发现这段(duan)墙(qiang)体并(bing)非所谓的“北魏御苑”,而是汉代长城,对九十九泉发挥着守护作用。

这个(ge)发现让张文平很兴奋,他(ta)对本报(bao)记者坦言,“爱(ai)我长城”需要甄别长城、尊重长城,再还原长城。

北方长城像一(yi)条条金线绵延于北疆大地之上,而各个(ge)时代的考古学遗存像珍珠一(yi)样(yang),被这些金线串(chuan)联起来,有体现农耕(geng)文化(hua)的,也有体现草原文化(hua)的,更多(duo)的则是反映文化(hua)交融的。

近年来,张文平在阴(yin)山中(zhong)段(duan)的大青山蜈蚣坝顶部发现了北魏太和十八年(494年)孝文帝(di)北巡阴(yin)山的祭天遗址。太和十八年,孝文帝(di)在由平城迁都洛(luo)阳之际,北巡盛乐及阴(yin)山地区,先后“谒金陵(ling)”“行幸阴(yin)山,观云川”“幸阅武台,临观讲武”。张文平从“国之大事,在祀与戎”的角度(du)分(fen)析,孝文帝(di)“谒金陵(ling)”“观云川”分(fen)别属(shu)于祭祖、祭天的“祀”的范畴,而“临观讲武”则属(shu)于“戎”的范畴。

作为文物(wu)保护工(gong)作者,张文平30多(duo)年如一(yi)日,对内蒙古境内的长城作了全面(mian)调查,摸清(qing)了家底,出版了系(xi)列长城资源调查报(bao)告。通过对长城的研(yan)究,廓清(qing)了北疆地区的诸多(duo)历史地理问题,如对秦(qin)汉王朝高阙的考证,对北魏盛乐、参合陂、六镇等地望的新解(jie)读,对唐代横塞军军城的考证等,均具有很高的价值。

在张文平的书桌上,由他(ta)主编的通俗读物(wu)《辉腾锡勒草原访古》格外引人注(zhu)目。为了让人们能够更加精准地了解(jie)长城、认识长城、热爱(ai)长城、保护长城,他(ta)在书中(zhong)重点介绍(shao)了九十九泉汉长城的调查成果,将文物(wu)与史籍充分(fen)结(jie)合,以剪影的形式(shi)展现了北疆地区的族群互动、文化(hua)交流等历史要素。

版权号:18172771662813
 
    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,欢迎阅览 !
     资讯      企业新闻      行情      企业黄页      同类资讯      首页      网站地图      返回首页 移动站 , 查看更多   
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