业界动态
新版246免费资料大全-夜读|别再“懒得动”,这是身体在给你警告!,废人,心理,小时
2024-06-04 05:29:14
新版246免费资料大全-夜读|别再“懒得动”,这是身体在给你警告!,废人,心理,小时

"

接纳(na)此刻的“懒”,探索背后的源头,寻找变好(hao)的动力。

"

最近在网上看到(dao)一个(ge)热(re)梗(geng):当代年轻人在积极向上和消极向下之间,选择当一个(ge)“积极废人”。他们在生活中可能表现为:

早上起床发誓今天(tian)要看3小时书(shu),结果玩了两个(ge)半小时手机,还有20分钟在发呆,只花10分钟翻了几(ji)页(ye)书(shu);

立志这个(ge)月一定要学会做菜,买了一堆厨(chu)具、菜谱,结果全扔角落积灰,亲身验证了“差生文具多”;

想努力考研/考公(gong)/考编/考证,教(jiao)材堆得有一座小山高,结果次次考试都临时抱佛脚,年年白缴(jiao)考试费......

生活被各种(zhong)积极信(xin)念填满(man),实(shi)际情况却没见好(hao)转,仿(fang)佛每声勤奋的呐喊(han)背后,都有一根推不动的“进(jin)度条”。

这就是“积极废人”:思维积极向上,行动上却大(da)打折扣,控制不住间歇性享乐,并在之后感到(dao)焦虑(lu),为自己的懒惰感到(dao)自责(ze)。

“积极废人”到(dao)底是哪里出了问题?又该(gai)如何摆(bai)脱“积极废人”的状态?今天(tian),就跟大(da)家来好(hao)好(hao)聊一聊。

“积极废人”是一种(zhong)自我保护的策(ce)略

“积极废人”往往会存在一种(zhong)特(te)征——假(jia)性努力。就是时刻刻在努力,不间断地学习,却很难有所成就。

他们心态积极,有着各种(zhong)壮志豪情、远(yuan)大(da)目标;但另一方面,身上的“废人”属性,也带着一种(zhong)被动的“无(wu)助”。

因为大(da)家都喜欢努力的人。可是努力很累,所以(yi)假(jia)装努力,也不失为一种(zhong)“自我保护”的策(ce)略。

除此之外,还可以(yi)为自己带来心理安慰,获得别人的赞赏,何乐而不为呢?

“积极废人”是一种(zhong)平衡痛苦的策(ce)略

为什么很多人会通(tong)过做一个(ge)“积极废人”,来寻求心理安慰?

最常(chang)见的原因就是自我感动。就像(xiang)网上有句话(hua):懒惰久了,稍微(wei)一努力就觉得自己在拼(pin)命。这种(zhong)努力的感觉,能让人短暂地感到(dao)满(man)足、愉悦、有成就感,并逐渐对此上瘾。

其次就是人的焦虑(lu)心理在作祟。我们当一名“积极废人”,不失为短暂处理焦虑(lu)情绪的一种(zhong)方法。

但切记,如果根源是解决焦虑(lu),那么就不要努力错了方向,以(yi)免越努力越焦虑(lu)。

你不是懒,只是不够清醒

其实(shi),由于“积极废人”能够化不甘心为动力,所以(yi)TA们存在很大(da)的进(jin)步空间,只要学习如何让自己的行动力变强,这类人往往能做好(hao)很多事(shi)情。

比如,你可以(yi)对自己保留期待(dai)。只要做到(dao)比昨天(tian)更进(jin)一步,每一天(tian)都比昨天(tian)更进(jin)一步,那你就会无(wu)限靠近理想中的自己。

尝(chang)试“两分钟原则”:先做两分钟想做的事(shi),可以(yi)帮助我们体验当下,具体可以(yi)是:

当你的目标是看3小时书(shu)——先拿出一本(ben)书(shu)翻阅两分钟,体验一下与(yu)文字产生共鸣的感受,你可能就会沉浸(jin)其中,不自觉地读完3小时的书(shu)。

当你想成为“大(da)厨(chu)”——不要停留在看教(jiao)程(cheng)视频(pin),而是花几(ji)分钟时间,动手炒一道简(jian)单的菜,不管最后口感好(hao)不好(hao),你都会因为付诸行动而满(man)足,并激励自己下一次做得更好(hao)......

这样(yang)做看起来似乎效(xiao)率很低,但本(ben)身人们专注于一件事(shi)的时间就有限,比起逼自己长时间保持专注,我们更需要通(tong)过增加过程(cheng)中的积极体验。

如果最后你还是觉得“提不起劲”,没关系,或许(xu)你正在经历“顺(shun)从内心、活出自己”的阶(jie)段。

对什么都提不起劲的时候,正适合向内探索、认清自己。

接纳(na)此刻的“废”,探索背后的源头,寻找变好(hao)的动力。很多时候,你并不是“废”,也不是“懒”,只是还没从创伤中走出来。

最后,愿你能撇开所有的顾虑(lu)和标签,以(yi)最喜欢的姿态过好(hao)这一生。

综合:作者芒来小姐,转载(zai)自公(gong)众号壹心理(ID:yixinligongkaike)13年专业心理咨询品牌。

统筹:赵翔

图片:物道

投稿邮箱:yedu@nandu.cc

南都品牌馆特(te)选(戳(chuo)下方图片)

END

发布于:广东省
版权号:18172771662813
 
    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,欢迎阅览 !
     资讯      企业新闻      行情      企业黄页      同类资讯      首页      网站地图      返回首页 移动站 , 查看更多   
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