业界动态
精准一码免费资料大全-加快融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,“长三角之心”澎湃创新动能,湖州,太湖,城市
2024-06-04 09:14:41
精准一码免费资料大全-加快融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,“长三角之心”澎湃创新动能,湖州,太湖,城市

湖州位于浙江省北部、太湖南(nan)岸、长三角中心。

如果打开地图,长三角地区形似一把拉满的弓弩,上海是最前端的箭头,环太湖区域是弓弩的扳机,湖州的位置正在扳机中心,可谓是“长三角之心”。当下,湖州正加快从“地理中心”向发展高(gao)地转变,打造“双循(xun)环”长三角区域重要战略支点。

近年(nian)来,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,各类人(ren)才(cai)汇聚,新技术、新产业、新经济蓬勃发展,为(wei)长三角注(zhu)入了(le)源源不断的活力。其(qi)中,湖州的身影耀眼,坚定(ding)不移实(shi)施人(ren)才(cai)强市创新强市首位战略,持续推进“青创新城”建设,跻身中国城市人(ren)才(cai)吸引力榜单30强,青年(nian)发展指数位列浙江省第(di)二,成为(wei)长三角中心区唯一的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。

风起(qi)长三角,潮涌南(nan)太湖。长三角一体化之风如何吹拂太湖南(nan)岸?又给湖州带来了(le)什(shi)么蝶变?

历史(shi)与当下“厚重精致”

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串(chuan)联起(qi)上海松江,江苏苏州,浙江嘉兴、杭州、金华、湖州和安(an)徽宣城、芜(wu)湖、合肥等长三角九地。

作为(wei)其(qi)中的一员,湖州是怎样的一座城市?

俯瞰湖州

湖州是习近平总书记“绿水青山(shan)就是金山(shan)银山(shan)”理念诞生地,美丽乡村的发源地。

初看湖州,拥有民营企业500强6家、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8家、上市公司56家,平均每天新增100家市场主体,这是湖州的“硬实(shi)力”。

细观湖州,设立“5·20湖州人(ren)才(cai)日”“浙大校友日”、湖州民营企业家节,每周(zhou)三常态化举办“亲清直通车·政企恳谈(tan)会”,这是湖州的“软(ruan)实(shi)力”。

说风景,湖州风光(guang)旖旎、美不胜收(shou),青山(shan)、碧(bi)水、山(shan)林、水田和湿地,书写了(le)一幅(fu)清丽江南(nan)的美好图景,自古就有“行遍江南(nan)清丽地,人(ren)生只合住湖州”的赞誉。

谈(tan)历史(shi),湖州历史(shi)悠久、人(ren)文荟萃,有着5000年(nian)文明史(shi)、近2300年(nian)建置史(shi),是丝之源、笔(bi)之源、茶之源、瓷之源,新中国成立以来走出了(le)43名“两院”院士。

讲收(shou)获,湖州不大不小、幸福正好,人(ren)均GDP达到11.72万元(yuan),城乡居民收(shou)入倍(bei)差1.57,连续两年(nian)入选“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”。

这里,区位优势不断叠加,沪苏湖高(gao)铁(tie)今年(nian)底即将(jiang)开通,高(gao)铁(tie)20分钟到杭州、30分钟到上海、40分钟到南(nan)京,“长三角之心”的区位优势愈(yu)加凸显。

这里,战略平台落(luo)户支撑,长三角中心区27城唯一的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、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、国内顶尖的工(gong)控领(ling)域全国重点实(shi)验室等战略级平台纷纷落(luo)户,全国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驱动力指数列第(di)13位。

这里,新兴产业势头强劲,全市大力培育(yu)新能源汽车、半导体及光(guang)电(dian)、生物医药等八大新兴产业链,拥有规上企业4196家、上市企业56家,在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榜单列第(di)27位。

今天的湖州,既有自然生态之美,又有地方人(ren)文之美、经济发展之美、开放自信之美、民生幸福之美、社会和谐之美,更有政治清明之美、干部勤廉之美、大众(zhong)奋进之美,“九美湖州、各美其(qi)美、美美与共”。

当前,湖州正聚力塑造生态文明看湖州、绿色发展看湖州、开放包容看湖州、营商环境看湖州、文化传承(cheng)看湖州、幸福民生看湖州6个鲜明标识,“在湖州看见(jian)美丽中国”已经成为(wei)344万湖州人(ren)民的集体意识、奋斗共识,也已经成为(wei)外界读(du)懂湖州、青睐湖州的深刻印记。

融入一体化“长风正劲”

交通一体化是长三角一体化,也是G60科创走廊的基础。联接(jie)各个城市,高(gao)铁(tie)是一把最好的“钥匙”。

近5年(nian)来,湖州轨道交通建设刷(shua)新了(le)历史(shi):商合杭、湖杭铁(tie)路陆续通车,杭德市域铁(tie)路加快建设,沪苏湖通车在即。这样的速度,在国内城市中也不多见(jian)。

建设中的沪苏湖高(gao)铁(tie)和湖杭高(gao)速

更令人(ren)期待的是,到2025年(nian),湖州将(jiang)成为(wei)唯一到上海、南(nan)京、杭州、合肥的车程均在1小时内的高(gao)铁(tie)枢纽城市。

而快,不只是疾(ji)驰的列车,还有拔地而起(qi)的平台。

近5年(nian)来,南(nan)太湖新区、长三角(湖州)产业合作区、湖州市接(jie)轨上海创新合作区三大平台相继成立,宛若三个张开的臂膀,展示湖州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满满诚意。如今,长三角(湖州)产业合作区已经形成连片开发空间近万亩,南(nan)太湖新区的未来城崛(jue)起(qi)40幢高(gao)楼,湖州市接(jie)轨上海创新合作区成为(wei)上海优质产业的承(cheng)载基地。

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,既要有主动拥抱的胸径,也需要人(ren)无我有的资本。

“在生态绿色功能的显示度上,湖州在长三角地区具有唯一性。”湖州市发展规划研究院院长李红伟说,湖州是“绿水青山(shan)就是金山(shan)银山(shan)”理念诞生地,并于日前成为(wei)全国首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、区县全覆盖的地级市。

长三角环保一体化,湖州做了(le)“先行者”,承(cheng)担环太湖生态圈保护责任,与无锡市共同开展太湖蓝藻防治,深入开展“互延一公里”跨(kua)区域交叉(cha)联合执法(fa),入太湖水质稳定(ding)在三类以上。

秉持不破(po)行政隶属,但(dan)要打破(po)行政壁垒(lei)的原则,湖州创新打好“低成本创业之城、高(gao)品质生活之城”系列组合拳(quan),推进长三角居民服(fu)务“一卡通”,探索在交通出行、旅游观光(guang)、文化体验等方面率先实(shi)现(xian)“同城待遇(yu)”,与长三角41个城市实(shi)现(xian)电(dian)子证照(zhao)跨(kua)省共享互认,45项企业服(fu)务和68项个人(ren)服(fu)务“一网通办”,长三角基本医保跨(kua)省异地就医直接(jie)结算实(shi)现(xian)全覆盖。

“下一步,我市将(jiang)以深入实(shi)施‘地瓜(gua)经济’提能升级‘一号开放工(gong)程’为(wei)牵(qian)引,高(gao)水平建设长三角绿色发展引领(ling)区,争当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排头兵。”湖州市区域合作办相关负责人(ren)表示。

新质生产力“激(ji)情澎湃”

当长三角G60科创走廊“碰撞”新质生产力,会产生怎样的“化学反应(ying)”?

新质生产力之“新”,与“旧”、与“传统”相对应(ying),指的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(po)、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、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,是摆脱了(le)传统增长路径、由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。相较以往,新质生产力代表了(le)生产力的跃迁。

近年(nian)来,湖州市积极融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,紧紧围绕(rao)“4210”产业体系,深入实(shi)施制造业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,全面落(luo)实(shi)“链长制”,推动科创驱动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(qun)迈向更高(gao)质量一体化发展,一大批好项目纷纷落(luo)地湖州。

三一重工(gong)项目

目前,湖州形成了(le)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(ling)部件(jian)、半导体及光(guang)电(dian)等八大新兴产业链为(wei)核(he)心的湖州制造业产业新体系,加快培育(yu)数字(zi)产业、高(gao)端装备、新材料等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(qun)。

当下,湖州全域都洋溢着浓厚的创新氛(fen)围,企业在创新中贡(gong)献了(le)“四个90%”:全市90%以上研发投入来源于企业、90%以上新引进高(gao)层次人(ren)才(cai)团队流(liu)向企业、90%以上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、90%以上专利集中于企业。

去年(nian),湖州可持续发展指数位列全国第(di)1位;工(gong)业控制技术全国重点实(shi)验室落(luo)地运营,国字(zi)号科创平台实(shi)现(xian)零(ling)的突破(po);国家创新型县3个,居全省第(di)1位;区县研发投入强度均超国均,覆盖率居全省第(di)1位;技术交易额占GDP比重达10%,居全省第(di)1位;高(gao)新投资占固投比重27.6%,居全省第(di)1位。

作为(wei)全国首批“科创中国”创新基地之一,西塞科学谷能更好回答这一问题(ti)。

湖州西塞科学谷

在工(gong)业控制技术全国重点实(shi)验室,基地建设与科研创新齐(qi)头并进。

上午9时,实(shi)验基地项目现(xian)场车辆穿梭、人(ren)群(qun)忙碌,建筑已初具雏形。去年(nian)10月,工(gong)业控制技术全国重点实(shi)验室入驻西塞科学谷,标志着湖州首个“国字(zi)号”科创平台实(shi)现(xian)历史(shi)性突破(po),也再次吹响了(le)科学谷的人(ren)才(cai)“集结号”——实(shi)验室拥有国家和省部级人(ren)才(cai)60人(ren),人(ren)员总规模逾200人(ren)。

短短半年(nian)时间,除了(le)“两边(bian)飞(fei)”的团队核(he)心成员,已有150余名科研人(ren)员常驻,其(qi)中,博士占比达到75%。按(an)计划,5年(nian)组建超500人(ren)科研团队,带动纵横(heng)向项目100项、形成科技成果100项以上,实(shi)现(xian)信息安(an)全与功能安(an)全一体化、全生命周(zhou)期安(an)全防御等技术世界领(ling)跑,支撑湖州智能制造关联产业转型提升。

近年(nian)来,湖州深入实(shi)施人(ren)才(cai)强市创新强市首位战略,创新驱动力居全国第(di)10位,创新指数居全省第(di)3位。为(wei)了(le)招才(cai)引智,湖州优化研发支出奖励政策,对企业年(nian)度研发费增量部分给予10%的奖励,最高(gao)奖励300万元(yuan)。眼下,一个创新实(shi)力十足的城市正在蓄(xu)力前行。

当下的湖州,努力于“南(nan)太湖崛(jue)起(qi)”,奋进于“融入长三角”,立志于“迈向全世界”,深厚的底蕴与澎湃的活力形成强大的合力,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中绽(zhan)放魅(mei)力、奋力赶超,向世人(ren)展现(xian)“行遍江南(nan)清丽地、人(ren)生只合住湖州”的现(xian)代化新湖州的崭新面貌!

来源:上海松江

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