业界动态
少年车祸身亡,百万赔偿金归谁?,小浩,老隆,小熊
2024-06-19 01:38:53
少年车祸身亡,百万赔偿金归谁?,小浩,老隆,小熊

一方给予生命,一方拉扯(che)长大,生育之恩与养育之恩孰轻孰重,生父(fu)母(mu)与实际抚养人在法庭上争夺17岁少年因车祸身亡的百万赔偿金。那么,谁(shui)才是这份情感与赔偿最后的归属?近日,重庆市丰都县人民法院依法审结一起(qi)机动(dong)车交通(tong)事故责任(ren)纠纷,最终判决养父(fu)母(mu)享有80%赔偿份额(e),生父(fu)母(mu)享有20%赔偿份额(e)。

命途多舛(chuan):至(zhi)亲抛弃,两任(ren)养父(fu)

17年前,何(he)某和余某的小(xiao)儿(er)子小(xiao)浩出生,但二人因家中(zhong)小(xiao)孩太多无力抚养,便(bian)在小(xiao)浩出生后通(tong)过小(xiao)浩干妈帮忙联系,将(jiang)其(qi)抱给老隆抚养,此(ci)后,老隆像对待亲生儿(er)子一样照顾小(xiao)浩的衣食住行(xing),直到(dao)小(xiao)浩上初中(zhong)。

“十多年来,小(xiao)浩亲生父(fu)母(mu)都不曾与小(xiao)浩联系过。”小(xiao)浩干妈回忆道,“在小(xiao)浩上初中(zhong)后,老隆因为生病,身体状态每况愈下,我跟老隆商量让(rang)小(xiao)浩和亲生父(fu)母(mu)相认,让(rang)孩子以后有所依靠。”于是,2018年,经干妈磋商,小(xiao)浩与亲生父(fu)母(mu)联系并进行(xing)认亲,但双方不算亲近,只是偶有往来,亲生父(fu)母(mu)也并未将(jiang)小(xiao)浩接回身边(bian)实际抚养。

2020年,小(xiao)浩养父(fu)因病去世,亲生父(fu)母(mu)没有主动(dong)提出抚养意愿,小(xiao)浩处于无人抚养的状态。其(qi)所在户籍地社(she)区负责人向当地民政部门汇报这一情况后,同时征(zheng)得小(xiao)浩与养父(fu)弟弟隆某兵同意,确定由隆某兵夫妇监护、抚养小(xiao)浩并保管老隆遗留给小(xiao)浩的12万元存款。虽然未经过收养登记机关的认定,但隆某兵夫妇一直履(lu)行(xing)着对小(xiao)浩的抚养、教育和监管责任(ren)。

灾祸横(heng)生:17岁少年,意外身亡

为出行(xing)便(bian)利,小(xiao)浩与同学小(xiao)熊合伙购买了(le)一辆无合法证(zheng)照、合格证(zheng)及保险的二轮摩托车。2023年5月(yue)28日,小(xiao)浩为给干妈庆生,乘(cheng)坐由小(xiao)熊驾驶的该摩托车回家,结果因小(xiao)熊操作(zuo)不当,撞上了(le)道路(lu)中(zhong)央水泥隔离(li)墩,造成二人受伤及车辆受损(sun)的道路(lu)交通(tong)事故。

在小(xiao)浩重伤治疗期(qi)间(jian),隆某兵将(jiang)其(qi)保管的12万元存款作(zuo)为医疗费提交给医院并将(jiang)剩余部分(fen)交给小(xiao)浩亲生父(fu)母(mu),用于后续(xu)治疗。此(ci)后,小(xiao)浩亲生父(fu)母(mu)一家接手(shou)了(le)小(xiao)浩治疗事宜,还(hai)主动(dong)垫(dian)付了(le)医疗费,将(jiang)小(xiao)浩转入更好的医院进行(xing)救治。小(xiao)浩的亲生姐姐、姐夫也参与了(le)治疗期(qi)间(jian)的监管,但小(xiao)浩最终还(hai)是因抢救无效死亡。小(xiao)浩死亡后被运送回老家,由亲生父(fu)母(mu)一家为其(qi)办理了(le)丧事并安葬。

对峙法庭:百万赔偿,生养争论

小(xiao)浩亲生父(fu)母(mu)认为,小(xiao)浩的死亡是因小(xiao)熊驾驶不当导(dao)致(zhi),遂以侵权损(sun)害(hai)为由诉至(zhi)法院,要(yao)求小(xiao)熊家人赔偿100万余元。隆某兵听闻此(ci)事后,以相同理由诉至(zhi)法院,法院将(jiang)其(qi)作(zuo)为有独立请(qing)求权的第(di)三人进行(xing)案件审理。

关于获赔权,小(xiao)浩亲生父(fu)母(mu)认为,自己作(zuo)为小(xiao)浩亲生父(fu)母(mu),已经进行(xing)过认亲,从法律上讲是近亲属,而且(qie)在小(xiao)浩受伤住院期(qi)间(jian),花费大量时间(jian)和金钱照顾,应该享有全部获赔权。隆某兵认为,其(qi)虽然并未与小(xiao)浩办理正式收养登记,但实际上在小(xiao)浩养父(fu)去世后,自己和妻子一直履(lu)行(xing)着抚养、教育、保护职责,在小(xiao)浩受伤时也拿出来12万余元的医药费,在情感上十多年来一直将(jiang)小(xiao)浩视为亲人,与小(xiao)浩关系更为亲近。

赔偿责任(ren):非一人过,三方担责

法院查明,卖车者皮某在明知(zhi)其(qi)出售车辆无合法证(zheng)照及保险保障的情况下,将(jiang)车辆出售给无合法驾驶资质的未成年人,未尽到(dao)合理审查义务,其(qi)行(xing)为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,与本案交通(tong)事故发生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。小(xiao)浩作(zuo)为限制民事行(xing)为能(neng)力人,对一般会导(dao)致(zhi)自身危险发生的行(xing)为应具有相应的识(shi)别能(neng)力,且(qie)在明知(zhi)小(xiao)熊也系未成年人不可能(neng)持有车辆驾驶证(zheng)的情况下,仍将(jiang)涉案摩托车交由小(xiao)熊驾驶并搭乘(cheng)该车,自身并未尽到(dao)安全注意义务,对损(sun)害(hai)的发生也存在一定过错,应承担一定的责任(ren)。

在综合考虑损(sun)害(hai)发生的因果关系、原因力、过错程度(du)等因素的情况下,法院计算损(sun)失为129万余元,酌定由卖车者皮某承担10%的责任(ren),小(xiao)熊承担60%的责任(ren),死者小(xiao)浩自负30%的责任(ren)。因发生交通(tong)事故时小(xiao)熊系未成年人且(qie)系学生,无经济能(neng)力,故小(xiao)熊承担的赔偿责任(ren),依法应由其(qi)监护人承担。

法院认定:情法兼顾,养恩为大

责任(ren)划分(fen)清楚了(le),小(xiao)浩的养父(fu)母(mu)和亲生父(fu)母(mu)谁(shui)才有权利获得小(xiao)浩的死亡赔偿金等赔偿款,成了(le)本案的焦点。

承办法官廖春丽认为,小(xiao)浩出生后即被亲生父(fu)母(mu)抱养给养父(fu)老隆,由老隆实际抚养长大。虽然在老隆患病期(qi)间(jian)小(xiao)浩父(fu)母(mu)与小(xiao)浩进行(xing)了(le)认亲,并恢复了(le)联系和交往,但小(xiao)浩父(fu)母(mu)并未将(jiang)小(xiao)浩接回身边(bian)实际抚养。在老隆死亡后,也是由隆某兵对小(xiao)浩进行(xing)了(le)事实上的抚养、教育和监管。隆某兵与小(xiao)浩虽非法律意义上的近亲属,但小(xiao)浩生前与他之间(jian)形成了(le)密切的共同生活关系和精神依赖关系,故应认为隆某兵有权参照近亲属的规定作(zuo)为权利人主张赔偿。

法官认为,另一方面,亲生父(fu)母(mu)在小(xiao)浩抱养给他人十余年后进行(xing)了(le)认亲,恢复了(le)联系、交往,对小(xiao)浩的成长给予了(le)一定的关怀、关爱。并在小(xiao)浩重伤至(zhi)死亡的特殊期(qi)间(jian),两人对小(xiao)浩进行(xing)了(le)全面的监管、照顾,亦可视为特殊期(qi)间(jian)对小(xiao)浩进行(xing)了(le)事实抚养。鉴于此(ci),亲生父(fu)母(mu)亦可作(zuo)为特殊期(qi)间(jian)的事实抚养人参照近亲属规定酌情主张适当赔偿。

综上,在综合考虑老隆某兵、亲生父(fu)母(mu)分(fen)别与小(xiao)浩之间(jian)形成的经济上的关联程度(du)、情感上的依赖程度(du)及生活中(zhong)的密切程度(du)等因素,且(qie)考虑小(xiao)浩养父(fu)去世前14年间(jian)对于小(xiao)浩的巨大付出等事实,法院酌定由老隆弟弟夫妇隆某兵、杨某华获赔80%份额(e)共53.9万余元,小(xiao)浩亲生父(fu)母(mu)何(he)某才、余某英获赔20%份额(e)共19.5万余元。一审判决后,当事人均表示服(fu)判息诉。

法官说法

情法相争,但法不外乎人情

当听闻孩子因意外去世,生父(fu)母(mu)与养父(fu)母(mu)进行(xing)赔偿款争夺时,人们普遍能(neng)联想到(dao)母(mu)亲怀胎十月(yue)的不易和养父(fu)拉扯(che)成人的艰辛,两者很难(nan)说个轻重,不仅考验着法律的公正,也挑战着道德伦理的边(bian)界。

法不外乎人情,人情不是指人际往来,而是指道德情感。法律的制定和执(zhi)行(xing)不能(neng)脱离(li)人类的共同道德情感,两者关系既紧密又紧张。在传统观念中(zhong),血缘关系被视为家庭关系的基(ji)石,然而随着社(she)会的变迁,非血缘关系的家庭关系日益普遍。老隆与隆某兵夫妇虽然与小(xiao)浩没有血缘关系,也无相关收养登记,但他们对小(xiao)浩的抚养却超越了(le)法律与血缘的界限,展现了(le)家庭最本质的价值——爱与关怀。他们的付出和牺牲,彰(zhang)显了(le)家庭关系并非仅仅建(jian)立在法律与血缘之上,而是建(jian)立在相互的关爱和责任(ren)之上,这就(jiu)是公众所认可的道德情感所在。

尽管小(xiao)浩亲生父(fu)母(mu)拥(yong)有法定的权利,但他们多年未实际抚养小(xiao)浩,在小(xiao)浩处于无人抚养状态时也并未主动(dong)提出让(rang)孩子回到(dao)自己身边(bian),而是在小(xiao)浩重伤至(zhi)死亡期(qi)间(jian),对其(qi)进行(xing)了(le)全面的照顾,虽然在亲情关怀上短暂的爱比(bi)不了(le)长久(jiu)的陪伴(ban),但也能(neng)看作(zuo)是对未尽抚养责任(ren)的弥补,应当得到(dao)认可。

《中(zhong)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第(di)一千一百八十一条(tiao)规定:被侵权人死亡的,其(qi)近亲属有权请(qing)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(ren)。被侵权人为组织,该组织分(fen)立、合并的,承继(ji)权利的组织有权请(qing)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(ren)。被侵权人死亡的,支付被侵权人医疗费、丧葬费等合理费用的人有权请(qing)求侵权人赔偿费用,但是侵权人已经支付该费用的除外。民法典将(jiang)近亲属作(zuo)为请(qing)求权主体是因为近亲属与被侵权人之间(jian)具有经济生活上的紧密牵连和伦理情感上的强烈依赖,被侵权人的死亡对近亲属造成的损(sun)害(hai)最为显著和直接。

从民法典立法本意、维护社(she)会公序良(liang)俗及传统道德等角度(du)考虑,本案的生父(fu)母(mu)与养父(fu)母(mu)都与被侵权人有紧密联系,都是请(qing)求权主体才是对这份情感归属最好的答复。在家庭关系中(zhong),家庭成员中(zhong)无论是血缘关系还(hai)是非血缘关系,只要(yao)彼此(ci)曾拥(yong)有爱与关怀,都需要(yao)得到(dao)尊重和保障。法院的判决既考虑了(le)法律的规定,又充(chong)分(fen)体现了(le)人性的关怀,对真(zhen)正尽到(dao)抚养义务的人给予了(le)应有的权益保障。

这起(qi)少年车祸身亡赔偿案不仅是一起(qi)法律案件,更是一个道德伦理的案例,揭示了(le)家庭关系的本质价值,提醒我们在处理家庭纠纷时,应兼顾法律的公正和人性的关怀。通(tong)过这样的思考,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家庭关系中(zhong)的复杂问题,促(cu)进社(she)会的和谐与进步。

记者 刘(liu)洋 本报通(tong)讯员 王承亮 黄政鑫

来源:人民法院报

发布于:北京市
版权号:18172771662813
 
    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,欢迎阅览 !
     资讯      企业新闻      行情      企业黄页      同类资讯      首页      网站地图      返回首页 移动站 , 查看更多   
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