业界动态
澳门资料金牛版u7-人文经济学视角下英歌舞的创新发展,华英歌,潮汕,文旅
2024-06-02 19:40:38
澳门资料金牛版u7-人文经济学视角下英歌舞的创新发展,华英歌,潮汕,文旅

□吴育珊

今年春节,“又老又潮”的英歌舞在英国伦(lun)敦街头以短短6分钟(zhong)的表演(yan)吸引(yin)了不(bu)少(shao)海(hai)外民众现场围观。刚刚结束的五一节,英歌舞火遍祖国大江南北。有“中华战舞”美誉的英歌舞,融舞蹈、南拳(quan)套路、戏曲演(yan)技于一体,以刚健豪(hao)迈、质朴敦实(shi)的动作,以激(ji)昂气(qi)势、振奋人心的精(jing)神,将“舞武融合”提升(sheng)到最高境界,带火了这项已经起舞超过300年的国家级非遗艺术。

2023年全国两会上,习近平(ping)总书记在参加(jia)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:“文化很发达的地方,经济照样走在前面。可以研(yan)究一下这里面的人文经济学(xue)。”人文经济的繁荣发展(zhan),是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、相互促进、相得(de)益彰的生(sheng)动实(shi)践。潮汕地区能否以“出海(hai)又出圈”的英歌舞为契机,开发当地的非物(wu)质文化遗产,带动文旅经济、催生(sheng)网红经济、促进区域经济融合发展(zhan),值得(de)期待。

以文塑旅,带动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(zhan)

文化是推动高质量发展(zhan)的重要支点,是满足(zu)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(sheng)活(huo)需要的重要因素。2024年2月14日,“中华英歌·舞动汕头”开启(qi)潮汕地区最大规模(mo)的英歌舞集中展(zhan)演(yan)和巡游,15支英歌队、近千名(ming)“舞者”献上“年味”十足(zu)的表演(yan),现场排山倒海(hai)的气(qi)势,令人激(ji)情澎湃!这场巡游有3720万网友通过各类媒体平(ping)台观看了直播(bo),全网话题阅读(du)量超过5亿。英歌舞再次成为网络热点,网上最多的留言是“人这一辈子,一定要去潮汕看英歌舞”。春节期间被网友定位为“中国年味天花板”的英歌舞,百度搜索量环比(bi)上涨510%,吸引(yin)了数以万计的游客前往潮汕。春节假期,汕头共接待游客507万人次,旅游收入达到43.7亿元,同比(bi)增长133.03%。揭阳市春节假期的总游客量约(yue)366.6万人次,同比(bi)增长51.79%。民俗,是最“潮”的风(feng),上榜全国十大民俗活(huo)动首位、“又老又潮”的英歌舞迈着中华民俗现代化步伐,从历史长河(he)走入流量经济池,走向全球潮人的乡愁家园,敲开人文经济的大门。

英歌舞是潮汕地区诸多非遗中的一项,仅靠英歌舞来促进文旅发展(zhan)显得(de)有些单(dan)薄。如何以文塑旅,带动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(zhan)?应该以英歌舞的“火”和“潮”为契机,结合当地的非物(wu)质文化遗产进行开发,营(ying)造活(huo)态文化氛围,促进文旅融合发展(zhan),提升(sheng)旅游目的地的吸引(yin)力和期待值。

潮阳从演(yan)艺经济着手——非遗保护中心主任翁木顺,组织潮阳英歌队陆续注册公司(si),进行合法(fa)运营(ying),解决经费和发展(zhan)的两难等问(wen)题。2023年3月,海(hai)门和睦英歌队签(qian)下了首份常(chang)态化一年期商演(yan)合同,每月3.2万元,参加(jia)每周末(mo)在潮阳莲花峰风(feng)景区的演(yan)出。据潮阳文旅局介绍(shao),该景区2023年的旅游收入超过4000万元,接待人次和收入同比(bi)增长50%。

普(pu)宁则探索如何以英歌舞的“火”和“潮”带动产业发展(zhan)——“看英歌来普(pu)宁,让(rang)英歌讲述潮汕故事。”普(pu)宁人卢伟锐策划的潮汕民俗实(shi)景演(yan)出项目《英歌情》已经立项,预计今年公演(yan),项目总投资1.2亿元。以英歌IP带动文旅消费的这一项目,将带来门票(piao)及住宿、餐饮、娱乐和购物(wu)等周边(bian)收入,预计年度总收入可达2亿元,还可创(chuang)造1000个工作岗位。

与此同时,越来越多的“潮人”加(jia)入英歌众创(chuang)团队,渴望研(yan)发出“爆(bao)款产品”。普(pu)宁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陈丹(dan)萍尝试将英歌与青梅、纺织、中药、花木、民俗和美食等地方文化元素相结合研(yan)发新产品——如印(yin)有英歌图样的红包和纸扇,以促进文旅及县镇村的协同发展(zhan)。英歌舞内容取材于《水浒传》梁山108将攻(gong)打大名(ming)府的故事,可借鉴故宫文创(chuang)产品大力发展(zhan)文创(chuang)衍(yan)生(sheng)品,以梁山好汉扬正压邪、吉祥平(ping)安的象征,打造互联网时代超级文化IP。

以文兴(xing)业,催生(sheng)网红经济可持续发展(zhan)

2023年春节前夕,疫(yi)情防控(kong)措施放开,寓意迎(ying)接吉祥、驱邪除疫(yi)的英歌舞开始“炸街”!2023年,英歌舞的流量持续高涨。近10万创(chuang)作者在抖音(yin)发布超过18万个让(rang)人热血沸腾的英歌视频,年度累计30亿次播(bo)放,获赞超过3000万。小红书、百度等网络平(ping)台也在迅速(su)扩散,流量从万级飙(biao)升(sheng)至(zhi)亿级。音(yin)乐、美术、舞蹈、武术……全媒体总动员的多模(mo)态创(chuang)新,360度“无死角”展(zhan)现英歌舞的魅力。2024年第一季度,抖音(yin)以“潮汕中国年”为主题,推介民俗和美食。英歌舞被纳入特色(se)旅游线(xian)路,80余条潮汕文化体验线(xian)路的交易额环比(bi)增长470%;英歌舞还走进美食直播(bo)间,本地商户单(dan)场直播(bo)销售额超过50万元。显然,短视频和直播(bo)打赏(shang)为非遗产品带来了新的销路和票(piao)房。同时生(sheng)动诠(quan)释了习近平(ping)同志在《文化是灵魂》一文中指出的,文化的力量是“经济发展(zhan)的‘助推器’”。

抖音(yin)生(sheng)活(huo)服务负责人表示,“年轻人是非遗产品的主要消费者。”年轻人的确更懂年轻人——“英歌舞之乡”泥(ni)沟村95后青年张振洪,2019年9月在普(pu)宁首创(chuang)“英歌魂”茶饮品牌,将IP转化为经济价值,“英歌非遗和潮汕美食是绝配,要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呈现。”国潮崛起,玩出新花样的是年轻人,张振洪成功将“英歌魂”带出潮汕,做(zuo)出了潮牌的感觉。目前,全国已有200多家“英歌魂”门店(dian),每年卖出超过1000万杯奶茶,年销售额近2亿元。张振洪们思考(kao)的是如果能把英歌舞为代表的非遗文化渗透到商业领域,成为平(ping)时可消费的产品,让(rang)年轻人有更多机会接触(chu)到,相信(xin)这对(dui)大众了解和继承发扬文化遗产会更有帮(bang)助。

以文化人,促进区域经济融合发展(zhan)

习近平(ping)总书记在《之江新语》中指出,“文化经济”的本质在于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(zhan),说到底要突出一个“人”字。“人文经济学(xue)”是对(dui)“文化经济”的创(chuang)新蝶变,体现在文化经济化与经济文化化中。

汉家宗族聚居与海(hai)上谋生(sheng)长期并存的潮汕地区,形成了独有的既保守又开拓的潮汕文化。潮汕三市地处“省尾(wei)国角”,地理上亲密毗邻,文化上同源同宗,说一样的方言,过一样的习俗,历史上同属一家。独有的文化,为发展(zhan)文旅产业保存了丰富的资源:世界非遗工夫茶、舌尖上的潮州菜,风(feng)格独特的宗祠建筑(zhu),潮剧、潮绣、潮雕(diao)、潮瓷等文化瑰宝,更有广(guang)受关注的以“英歌舞”为首的民俗活(huo)动。以英歌舞为代表的潮汕文化,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民间的集中性(xing)、整体性(xing)、活(huo)态性(xing)展(zhan)现,保存了中国人相对(dui)完整的文化体系,是有生(sheng)命力的活(huo)态文化的典型代表。

英歌舞“出海(hai)又出圈”,潮剧也首次登上春节联欢晚会,央视等官方媒体全方位报道了潮汕地区的各种活(huo)动,自媒体广(guang)泛传播(bo)潮汕游的视频,潮汕地区的知名(ming)度直线(xian)上升(sheng)。面对(dui)这泼天的流量,共享一张文化名(ming)片的潮汕三市,要以更广(guang)阔的思路、从更广(guang)阔的空间来打开格局,以粤(yue)东城际(ji)铁路修(xiu)建为契机,通过产业链对(dui)接,推动合作项目落地;联动汕潮揭都市圈,通过区域协同立法(fa),解决跨区域的行政(zheng)协调、不(bu)同区域之间的利益分配等难题;求(qiu)同存异,在文旅发展(zhan)上寻求(qiu)合作,共同携手推动潮汕文旅业做(zuo)大做(zuo)强。

(作者系广(guang)东省习近平(ping)新时代中国特色(se)社会主义思想研(yan)究中心特约(yue)研(yan)究员、中共广(guang)东省委党校法(fa)学(xue)教研(yan)部主任)

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