业界动态
读者来信 | 对强制扫码点餐 消费者有权说“不”,手机,服务,地铁
2024-06-18 20:05:45
读者来信 | 对强制扫码点餐 消费者有权说“不”,手机,服务,地铁

本文转自(zi)【人民日(ri)报】;

原标题:让“扫一(yi)扫”更便捷(jie)更安全(金台视线)

强制扫码增加个人信息泄露风险

本报记者 强郁文

走进店里,拿(na)出手机扫一(yi)扫,在跳出的菜(cai)单上动动手指就(jiu)能点菜(cai)——这种方便快捷(jie)的点单方式已经成为不(bu)少(shao)消费者的习惯。

扫码点餐是否真(zhen)的方便?日(ri)前,记者来到湖北武汉市中心商场的一(yi)家奶茶店体验,工作日(ri)加上并(bing)非繁忙(mang)时段,店门(men)口只(zhi)有几位顾客(ke)。

“您好,请扫码点餐。”店员很客(ke)气。

“我第一(yi)次买这个品牌的奶茶,对新品不(bu)太熟悉,能不(bu)能人工点单?”记者问。然而,得到的是店员否定的回答:“只(zhi)能扫码。”

记者拿(na)出手机,扫码后跳出点单小程序,却被要求(qiu)授权手机号码。记者点击“跳过(guo)”选项,发现只(zhi)能浏览商品,但无法付(fu)款。

“我不(bu)想授权手机号,可以点餐吗?”

“不(bu)好意思,没有其(qi)他方法。”店员说,公司目(mu)前对各店铺扫码点餐率有考核指标,顾客(ke)扫码点餐可以享受优惠,但必须注册成为会员并(bing)添加店长(chang)为好友,才能被拉(la)进折扣群。

尤女士是这家奶茶店的常客(ke),这样的场景对她来说早就(jiu)司空见惯。“不(bu)光是奶茶店,很多餐饮店,甚至一(yi)些街边小店都只(zhi)能扫码点餐。扫个二维码,还得跳转多个页面、添加好友、关(guan)注公众号,甚至填写个人信息,才能开始点单。”尤女士说。

“有一(yi)次,我为了(le)领优惠券填写了(le)许多信息。好不(bu)容易填完了(le),却被商家告知:今(jin)天的优惠名额用完了(le)。”尤女士说,扫码点餐确实方便,但强制扫码,或者把扫码当成享受优惠折扣的前提(ti)条件,不(bu)仅让消费者付(fu)出时间和精力成本,还有可能造成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。

2023年6月,湖北襄阳市襄城区(qu)的宛先生通过(guo)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反映,某餐饮店的广告和手机点餐软件上都有的套餐,在人工点餐处却不(bu)让点。接诉后,襄城区(qu)市场监管局古城监管所执法人员赶往现场核实,确认消费者反映情况属实,要求(qiu)该店立即整改,不(bu)得强制消费者使用点餐软件点餐。

执法人员表示,经营者将关(guan)注公众号或使用手机APP、小程序作为消费者行使权利或享受服务的前提(ti),并(bing)在此过(guo)程中获取与服务无关(guan)的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行为,违反了(le)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、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有关(guan)规定,侵害了(le)消费者的自(zi)主选择权、公平交易权。

为何商家都倾向于用扫码点餐代替人工服务?古城监管所执法人员表示,目(mu)前市面上有一(yi)些软件开发商,可以根据客(ke)户需要定制带有扫码点餐功(gong)能的专门(men)系统(tong)。系统(tong)里,每天的销量和销售额是多少(shao)、什(shi)么菜(cai)品卖得好,各种经营状况一(yi)目(mu)了(le)然。顾客(ke)只(zhi)要扫码点餐,手机号、头像、昵(ni)称、所点菜(cai)品等信息都会存储在数据库里。商家登录后台,就(jiu)可看到所有数据。即使顾客(ke)换了(le)头像和昵(ni)称,系统(tong)根据数据库里保存的手机号,也能掌握他们最近的消费情况。

“站在商家的角度,扫码点餐节(jie)约了(le)时间和人力成本,更为便利。然而,这种便利不(bu)能以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前提(ti)。”该执法人员说,面对这类(lei)情况,消费者有权拒绝并(bing)投诉。

扫码出行智(zhi)能化更需人性(xing)化

本报记者 向子丰

在偌大(da)的地铁站里,整齐地摆放着(zhe)一(yi)排售票机,只(zhi)是鲜有人问津。而在地铁闸机口,乘客(ke)们纷纷熟练地打开手机,调出二维码,在闸机前扫一(yi)下,顺利通过(guo)。减(jian)少(shao)排队时间、不(bu)用携带卡片或现金,扫码出行给许多人带来了(le)方便,但记者发现,“扫一(yi)扫”也有一(yi)些不(bu)方便。

“现在到哪里都要扫码,乘坐公交地铁,使用共享自(zi)行车都要扫码,开车出行也要扫码停(ting)车、扫码充电。”江(jiang)苏苏州市一(yi)名读者表示,“有的是扫码支付(fu),有的是要下载APP,还有的是进入小程序,各式各样的操作让人喜忧参(can)半。”

广东深圳(chou)市读者许女士就(jiu)遇(yu)到过(guo)一(yi)件麻烦事。有一(yi)次,她下班回家,扫码进了(le)地铁后才发现手机只(zhi)剩5%的电。“我都不(bu)敢看手机,没电了(le)连(lian)地铁站都出不(bu)去。”许女士说。

地铁站的工作人员表示,乘坐地铁时,因手机没电无法出站可联系工作人员提(ti)供(gong)帮助。然而,由于扫码支付(fu)大(da)量普及,地铁站里的服务人员变(bian)少(shao)了(le),有的站点甚至取消了(le)人工服务。“经历了(le)几次,一(yi)时半会儿还真(zhen)找不(bu)到工作人员。”有读者反映。

很多人会携带充电宝为手机充电,但许多地方并(bing)不(bu)建议在地铁上使用充电宝,因为存在引发安全事故的风险。

还有些问题出现在扫码的配套设施上。“现在乘公交扫码提(ti)倡下载出行APP,我每天上下班至少(shao)要乘坐两次,每当打开软件准备扫码,都会弹(dan)出广告。”湖南湘潭市读者李惠芳说,“后面有乘客(ke)等着(zhe)上车,我却要急着(zhe)先关(guan)广告。”

“地铁站里有时候信号不(bu)好,扫不(bu)出码,导致一(yi)群人只(zhi)能排队等着(zhe)。”有读者反映,扫码支付(fu)代替人工收费,最常见的问题就(jiu)是还不(bu)够智(zhi)能。浙江(jiang)温州市读者刘先生反映,自(zi)己(ji)乘坐公交车时,上车时没听到提(ti)示音,多扫了(le)一(yi)次码,结果被直接扣款4元(yuan),后来才得知是由于连(lian)续扫码导致被扣全程票价。北京市读者刘女士反映,由于部分地区(qu)上下车都要扫码,有时因为上车或下车没扫上,也会被扣除全程票款。记者了(le)解到,这种情况一(yi)般(ban)要向公交公司申诉,车上即使有公交车司机或者乘务员,也难(nan)以当场解决。

还有一(yi)些不(bu)便来自(zi)扫码设备不(bu)够普及。有读者反映,部分地铁站只(zhi)有部分闸机开通了(le)扫码支付(fu),在早晚高峰(feng)期,大(da)部分人都扫码出入闸机,“支持扫码的闸机在排队,普通闸机却没有被充分利用。”

对于扫码支付(fu),困难(nan)最大(da)的是老年人。“县城几路(lu)公交车去年停(ting)止了(le)老年卡的乘车优惠,后来调整了(le)票价,手机扫码的1元(yuan),用现金的2元(yuan)。不(bu)会使用扫码支付(fu)的老年人怎么办?扫码支付(fu)和现金支付(fu)不(bu)应该区(qu)别对待,老年优惠也不(bu)应取消。”陕(shan)西洛南县读者刘文耀说。

由于扫码普及,一(yi)些地方还出现了(le)无人收费车站、停(ting)车场。“扫码可以理解,也能接受,可是会导致操作不(bu)当、出场太慢等问题。”人民网“领导留(liu)言(yan)板(ban)”网友刘先生说,自(zi)己(ji)前阵子驾车出行,当时七八(ba)个活动在一(yi)个地方举办,停(ting)车场里停(ting)满了(le)车。“出停(ting)车场时,很多人都扫码支付(fu)停(ting)车费,但扫完二维码后,还要跳转到其(qi)他页面,一(yi)辆车得用一(yi)分钟才能出场,导致后面排长(chang)龙。”刘先生说。

有读者建议,在车流量大(da)的地方,还是要增设人工收费服务,可以将扫码改成出示付(fu)款码,解决停(ting)车场排队扫码问题,提(ti)高工作效率,方便群众出行。

发布于:北京市
版权号:18172771662813
 
    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,欢迎阅览 !
     资讯      企业新闻      行情      企业黄页      同类资讯      首页      网站地图      返回首页 移动站 , 查看更多   
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