业界动态
从寻根节看随州:打响炎帝故里世界级名片,打造一见钟情的文旅胜地,文化名城,中华民族,活动
2024-06-18 11:58:48
从寻根节看随州:打响炎帝故里世界级名片,打造一见钟情的文旅胜地,文化名城,中华民族,活动

一场隆重而盛大的祭祀大典,让(rang)湖北随州站在了聚光灯(deng)下,向世(shi)界展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千年文脉和时代风貌。

随州历史悠久,文化灿烂,中华民族人文始(shi)祖炎(yan)帝神农诞生于此。五千多年前,炎(yan)帝神农氏在这里创下植五谷(gu)、尝百草等八大功绩,成为中华文明史上(shang)的一个重要里程碑。

作为炎(yan)帝故(gu)里,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六祭祀始(shi)祖炎(yan)帝神农,是随州的一项(xiang)重要习俗。今年6月2日,甲辰年世(shi)界华人炎(yan)帝故(gu)里寻根节主活动(dong)——拜谒炎(yan)帝神农大典在随州成功举行,来自全球2500余名炎(yan)黄子(zi)孙代表齐(qi)聚一堂,谒祖祭拜。

甲辰年拜谒炎(yan)帝神农大典现场。孙洪涛/李文军/徐斌 摄

澎湃新(xin)闻(www.thepaper.cn)从活动(dong)现场了解到,与往年相(xiang)比,今年的大典更加重视回归祭祖本真。例如,在吟咏、唱(chang)诵方(fang)面,引入(ru)了《礼记》《诗经》等国学经典;在音乐方(fang)面,则融合了曾侯乙遗(yi)址出土的编钟、编磬、鼓、箎、笙、琴、瑟、排箫等八种乐器;在仪式流程方(fang)面,大典借鉴古代祭祀礼制,沿用最高祭礼规(gui)格。

不(bu)只是庄(zhuang)严肃穆的祭祖大典,寻根节也(ye)是一场经济文化交流的盛会。活动(dong)期间,经贸洽谈会、文化周、音乐会、庙会、港澳青年看祖国等活动(dong)一一举办。

湖北省香港商会会长、华夏(xia)集团董事长林(lin)华表示,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,港澳地区不(bu)能缺(que)席,特别是港澳青少年一定要多多来此学习,将文化自信传承下去。

值得一提(ti)的是,大典举行当天,恰逢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召开(kai)一周年。2023年6月2日,习近平总(zong)书记在会上(shang)强(qiang)调,要坚定文化自信。自信才能自强(qiang)。有文化自信的民族,才能立(li)得住、站得稳、行得远。

对此,随州市文旅局(ju)局(ju)长解伟表示,炎(yan)帝所凝聚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谱(pu)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寻根节作为国家级拜谒活动(dong),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一部分,也(ye)是铸(zhu)牢中华民族共同(tong)体意识的重要举措。随州举办寻根节,不(bu)仅对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有着重大意义,也(ye)对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有着重大意义。

除了对文化的传承发扬,随州的旅游业发展也(ye)蹄疾步(bu)稳。公开(kai)数据显示,随州2023年共接待游客2997万人次、实现旅游收入(ru)178亿元,分别增长22%、18%。今年,随州又提(ti)出了新(xin)的目标,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(que),要着力打(da)造有品质的文旅胜地。包括持(chi)续擦亮(liang)炎(yan)帝神农、曾侯乙编钟两张世(shi)界级文化名片,加快(kuai)推进炎(yan)帝故(gu)里文化旅游区5A级景区创建,积(ji)极推动(dong)曾随文化遗(yi)址申报世(shi)界文化遗(yi)产等。同(tong)时,要实施旅游品质提(ti)升攻坚行动(dong),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。

解伟表示,随州会全力做好文旅大文章,将炎(yan)帝文化和炎(yan)帝精神“立(li)起来”,让(rang)更多人看得见(jian)、听得到,来到随州,就对随州“一见(jian)钟情”。

寻根

随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。五千多年前,炎(yan)帝神农氏在这里制耒耜、植五谷(gu)、尝百草、创集市、织衣(yi)裳、建居所、作琴弦、制陶器,建立(li)八大功绩,开(kai)启了璀璨的农耕文明,创制了早期的礼乐文明,成为中华文明史上(shang)宝贵的文化遗(yi)产。

“在炎(yan)帝神农时代,农业已经发展起来。”随州市炎(yan)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王文虎认为,炎(yan)帝的功业是当时先进生产力的代表,其(qi)历史意义在于,引导人们(men)自觉地树立(li)“历史的发展首先是生产力的发展,文化的根脉应该归结到生产力发展”的观念。

公开(kai)报道显示,早在先秦时期,我国民间就有了祭祀炎(yan)帝的传统(tong)习俗,每年农历四月廿六炎(yan)帝诞辰,炎(yan)黄子(zi)孙都会以不(bu)同(tong)形式拜谒始(shi)祖、共同(tong)祈福四方(fang)。而从上(shang)个世(shi)纪末开(kai)始(shi),对于炎(yan)帝的纪念活动(dong)愈发正规(gui)化。

1991年,随州首次举行炎(yan)帝神农生辰纪念大会。1993年,首届“中国湖北烈山炎(yan)帝神农节”举行。2009年,“中国湖北烈山炎(yan)帝神农节”提(ti)升为“世(shi)界华人炎(yan)帝故(gu)里寻根节”。自此,作为国家级祭祀大典,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六,全球华人都会相(xiang)聚随州,拜谒先祖。

《随州日报》的报道曾指(zhi)出,炎(yan)帝神农给我们(men)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。炎(yan)帝文化中蕴(yun)含的坚韧不(bu)拔的开(kai)拓精神、百折不(bu)挠的创新(xin)精神、自强(qiang)不(bu)息的进取精神、大公无私(si)的奉献精神,是中华民族生生不(bu)息的精神力量源泉。

如今,寻根节已成为展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重要窗口,随州也(ye)因此成为世(shi)界华人谒祖圣地,中华民族精神家园。

2024年6月2日,甲辰年拜谒炎(yan)帝神农大典如期而至,来自全球2500余名炎(yan)黄子(zi)孙齐(qi)聚烈山,拜谒中华民族的共同(tong)始(shi)祖炎(yan)帝神农。

炎(yan)黄子(zi)孙齐(qi)聚烈山拜谒炎(yan)帝神农。田悦 摄

福建省炎(yan)黄文化研究会理事林(lin)赞坚认为,炎(yan)帝文化是炎(yan)帝率(lu)领原始(shi)先民所创造的全部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(zong)和,经过历朝历代的继承、发掘、整合乃至重铸(zhu),其(qi)内涵不(bu)断丰富和升华,日益焕发蓬勃生机,其(qi)中凝练的炎(yan)帝精神更是惠及中华民族千代万代,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基石与核心元素。

“世(shi)界四大文明古国,只有中华文化历经五千年一脉相(xiang)承而没有中断,其(qi)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华民族的敬祖文化。”对于寻根节的意义,林(lin)赞坚表示,在古代,“国之大事,在祀与戎”,历代王朝都很重视祭祀炎(yan)帝活动(dong)。在新(xin)时代里,“寻根节”的举办可(ke)以进一步(bu)缅怀炎(yan)帝、弘扬炎(yan)帝精神,这也(ye)是中华民族传承和创新(xin)优(you)秀传统(tong)文化、坚定文化自信的突出表现。

认同(tong)

已连续举办十六届的寻根节,承载(zai)着丰富的民族情感和历史记忆。

“当时的画面令我记忆深刻,十分感动(dong)。”刘鑫是炎(yan)帝故(gu)里景区的总(zong)经理,她向澎湃新(xin)闻讲述了一个令她难忘的寻根故(gu)事。

五六年前的一天,刘鑫在景区大殿工作时看到一位(wei)坐着轮椅的老奶奶。刘鑫说,或许是出于虔诚之心,也(ye)或许是并(bing)未注意到无障碍通(tong)道,老人的家人正将她一阶一阶地抬往大殿。

见(jian)状,刘鑫和工作人员上(shang)前帮(bang)忙,众人合力将老奶奶抬到大殿后,刘鑫一直站在旁边,希(xi)望必要时可(ke)以提(ti)供力所能及的帮(bang)助。

正当刘鑫以为老奶奶会在轮椅上(shang)瞻仰(yang)炎(yan)帝圣像时,老人却让(rang)她的后辈将其(qi)从轮椅上(shang)抬下,匍匐在始(shi)祖像前。“老奶奶只说了一句,‘祖先,我回来晚了,我来看你了’。”刘鑫说,自己当时深受感动(dong),询问后方(fang)才得知,老奶奶一家是专程从台湾地区过来的,他们(men)几十年前从大陆到了台湾,之后因为种种原因,一直没有找到机会回来。

“但老奶奶认为自己是炎(yan)黄子(zi)孙,身上(shang)流淌着炎(yan)黄的血脉,所以老人家的心愿就是在有生之年,能够来到炎(yan)帝始(shi)祖诞生的地方(fang),寻一回根。”刘鑫感叹,虽然腿脚(jiao)不(bu)便,但幸运的是,老奶奶实现了自己的愿望。

刘鑫说,这份(fen)经历让(rang)她觉得这份(fen)工作是十分有意义的,“我心里是有一种自豪感的,我们(men)做的不(bu)是普通(tong)工作,而是守(shou)护华夏(xia)儿女共有的精神家园,这是一份(fen)沉甸甸的使命感。”

刘鑫认为,无论是炎(yan)帝故(gu)里景区也(ye)好,还是寻根节也(ye)好,都起到了维系华夏(xia)儿女情感的纽带作用。炎(yan)黄子(zi)孙来到这里,不(bu)仅是在赓续历史文脉,传承文化基因,也(ye)体现了一种文化认同(tong)。

这种文化认同(tong)不(bu)仅成为联结海峡两岸的情感纽带,也(ye)为无数海外华人提(ti)供了努力奋斗的动(dong)力和底气。

炎(yan)帝圣象。景区供图

“无论身在何处,我都为自己是炎(yan)帝后代而感到自豪。”新(xin)西兰华人胡弘有着许多身份(fen),他是澳新(xin)执业大律师,是新(xin)西兰湖北商业总(zong)会会长,是奥(ao)克兰市长竞选唯(wei)一的华人候选人,也(ye)是随州女婿(xu)。

“许许多多海外华人的打(da)拼故(gu)事中都能找到中华优(you)秀传统(tong)文化的影子(zi)。其(qi)实,生活在海外的华人也(ye)不(bu)容(rong)易,要在一个新(xin)的环境当中闯出天地,这种‘筚路(lu)蓝缕(lu),以启山林(lin)’的精神与炎(yan)帝种五谷(gu)、制耒耜、尝百草的敢为人先精神是一脉相(xiang)承的。”胡弘说,这就是中华文化的力量。

胡弘认为,无论走到哪(na)里,无论从事什么(me)职业,有形和无形当中,炎(yan)帝神农文化都会对华夏(xia)儿女产生影响(xiang)。

作为新(xin)西兰唯(wei)一的华人毛利学博士(shi),胡弘以自身经历为例向澎湃新(xin)闻表示,自己在研究中发现,新(xin)西兰本土的毛利文化与炎(yan)帝文化在多个维度具有相(xiang)似性,而这也(ye)让(rang)他有了不(bu)同(tong)于他人的思考和感受。

对于此次参加“寻根节”的经历,胡弘表示,这是一次心灵之旅、亲情之旅、文化之旅、历史之旅,“未来,我将继续努力,为推动(dong)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贡(gong)献自己的力量。”

传承

寻根节不(bu)仅是世(shi)界华人的一场盛会,同(tong)时也(ye)是随州最闪亮(liang)的城市名片之一。

在随州,买菜的、遛弯的、开(kai)店的、教书的,上(shang)到华发丛生的老人,下到懵懂(dong)年幼(you)的小学生,提(ti)到炎(yan)帝,大家都能聊上(shang)几句,言(yan)语之中皆是自豪。

网约车司机黄师傅告诉记者,他会给外地来的亲朋好友(you)和游客推荐炎(yan)帝故(gu)里景区,“始(shi)祖像是很震撼的,亲眼见(jian)到还是会为之一震。”

服装店老板刘女士(shi)说,“我们(men)每年都办寻根节,非常隆重,这是随州的大事。”

“现在慕名而来的人变多了。”随州市委党校老师余洋表示,以前知道随州的人并(bing)不(bu)多,但随着随州将炎(yan)帝文化和编钟文化打(da)造成两大名片后,城市的知名度有所提(ti)升,过境游、周边游、研学游的比例也(ye)在不(bu)断上(shang)升。

炎(yan)帝故(gu)里景区。景区供图

对于中国传统(tong)文化的认同(tong)感,正在年轻(qing)一代中开(kai)花结果。

叶小闯是本届寻根节辅活动(dong)的主持(chi)人,此前已多次参加寻根节。她说自己是随州人,加之工作因素,儿子(zi)也(ye)耳濡目染,对炎(yan)帝文化十分感兴趣(qu)。

“我原来在博物馆工作过,所以如果带孩子(zi)出去旅游,当地的博物馆我们(men)都会去参观。”叶小闯说,去年六一儿童节,她带着孩子(zi)去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,当看到编钟时,孩子(zi)立(li)马化身小导游,很自豪地说,“我们(men)老家也(ye)出土了编钟”。

“有时候我会跟他讲相(xiang)关的文化知识,遇到不(bu)懂(dong)的,他也(ye)会追问,我就再(zai)跟他多讲一些”,叶小闯说,孩子(zi)的自豪感是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获(huo)得的,当他能为别的小朋友(you)讲解炎(yan)帝文化,讲解编钟背后的故(gu)事时,他就会有成就感,久而久之便会内化为文化自信。

而在内地青少年对传统(tong)文化如数家珍(zhen)的同(tong)时,港澳年轻(qing)人的文化自信也(ye)在与日俱增。

今年寻根节期间,“青春同(tong)心共‘荆’彩 港澳青年看祖国”交流团一行约40人来到烈山脚(jiao)下,寻根炎(yan)帝故(gu)里。

“这次寻根节,让(rang)我见(jian)识到了许多在中国澳门看不(bu)到的东西,对炎(yan)帝神农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,和祖国有了更深刻的联系。”来自澳门的李心月接受湖北日报采访时表示,仪式之盛大让(rang)她印象深刻,“除了震撼和激动(dong),更进一步(bu)增进了国家认同(tong)和文化认同(tong)”。

对于港澳青年的寻根之旅,湖北省香港商会会长、华夏(xia)集团董事长林(lin)华表示,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,港澳地区不(bu)能缺(que)席,特别是港澳青少年一定要多多到内地学习传统(tong)文化,将文化自信传承下去。

正如叶小闯所说,炎(yan)帝文化是润物细无声的,文化自觉、文化自信也(ye)不(bu)会是“没来由”的。当文化能以悄无声息的方(fang)式浸润每一代炎(yan)黄子(zi)孙的心田,以炎(yan)帝文化为代表的传统(tong)文化便能更好的传承与发扬。

创新(xin)

如果将中华文明比作长河,炎(yan)帝文化便处于上(shang)游源头。文明之源,自带创新(xin)属性。而创新(xin),正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内生动(dong)力。

“炎(yan)帝的八大功绩都是具有开(kai)创性的。”随州市炎(yan)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、秘书长刘爱书认为,“炎(yan)帝文化的精髓就是创新(xin)创造,从这方(fang)面来看,纪念炎(yan)帝,很大程度上(shang)是学习炎(yan)帝创新(xin)创造、一往无前的精神。”

本身就带有创新(xin)精神的炎(yan)帝文化,在当今社会也(ye)该有新(xin)的表达。

中国当代著名文化学者、诗人、作家余世(shi)存(cun)接受澎湃新(xin)闻采访时表示,以炎(yan)帝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化是博大精深的,这种博大不(bu)限于一时一地,而是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变化,不(bu)断吸纳一切可(ke)以为我所用的东西,“我们(men)要有足(zu)够的视野和心胸接纳历史和现实中一切有意义、有价值的东西。”

本着守(shou)正创新(xin)的原则,今年的寻根节,除了更加重视回归祭祖本真,还举行了经贸洽谈会、文化周、音乐会、庙会、港澳青年看祖国等众多精彩纷呈的辅活动(dong)。

就在大典举行前夕(xi),6月1日,2024湖北·随州世(shi)界华人炎(yan)帝故(gu)里寻根节经贸洽谈会举行,近200位(wei)嘉宾共同(tong)见(jian)证两个供应链公司的揭牌和24个项(xiang)目成功签约。

经贸洽谈会签约仪式。孙洪涛/李文军/徐斌 摄

作为签约项(xiang)目中唯(wei)一的文旅投资项(xiang)目,《珠联璧合》影视剧(ju)项(xiang)目引人瞩(zhu)目。该剧(ju)是一部现实题材(cai)电视剧(ju),剧(ju)中将呈现大量的随州文旅元素,包括随州博物馆、曾侯乙墓(mu)遗(yi)址、大洪山风景区等。

同(tong)一日,电影《神农驾到》项(xiang)目推进座谈会也(ye)在随州举行。该片将采用年轻(qing)人喜(xi)爱的动(dong)漫形式,展现炎(yan)帝神农的成长历程及其(qi)所做出的八大功绩。

在中国纪录片学会副会长夏(xia)蒙看来,无论是电视剧(ju)《珠联璧合》,还是动(dong)漫电影《神农驾到》,这些文艺精品,都是炎(yan)帝文化创新(xin)性表达的生动(dong)实践。

夏(xia)蒙向澎湃新(xin)闻表示,炎(yan)帝文化和炎(yan)帝精神是文艺工作者取之不(bu)尽、用之不(bu)竭的灵感宝库。但当前关于炎(yan)帝的考古实证相(xiang)对较少,因此一定程度上(shang)会影响(xiang)炎(yan)帝形象的影视化塑造,“相(xiang)信随着考古挖(wa)掘的推进,越来越多的考古实证加上(shang)合理的想象,未来影视作品的可(ke)观性会越来越强(qiang)。”

除了影视作品,夏(xia)蒙也(ye)提(ti)到,随着时代的发展,游戏、文创、卡通(tong)形象等都可(ke)以成为发扬炎(yan)帝文化的表现形式。

“我们(men)的民族一开(kai)始(shi)就是靠自己的双手和劳动(dong)创造的。”夏(xia)蒙说,炎(yan)帝的创新(xin)创造精神,是今天仍(reng)要保持(chi)和发扬的。因此,创新(xin)挖(wa)掘炎(yan)帝文化和炎(yan)帝精神的载(zai)体是十分重要的。

夏(xia)蒙表示,由于炎(yan)帝文化的特性,过去的纪念活动(dong)多以庄(zhuang)严肃穆为主,但其(qi)实中华民族从来不(bu)缺(que)少浪漫。因此,在未来的炎(yan)帝祭祀活动(dong)中开(kai)展具有浪漫气息的文化活动(dong)、商贸活动(dong),甚至增添歌舞、音乐、摇滚等现代时髦元素未尝不(bu)可(ke),“这正是我们(men)对炎(yan)帝时代创造的中华文明的继承与发扬。”

融合

郦道元在《水经注》中写(xie)道:“(赐)水源东出大紫山,分为二水,一水西径厉乡南,水南有重山,即(ji)烈山也(ye)。山下有一穴,父老相(xiang)传,云是神农所生处也(ye),故(gu)《礼》谓之烈山氏。”

随州位(wei)于湖北省北部,是南北交汇之处,地势南北高、中间低,生态(tai)资源丰富,名山秀水荟萃,素有“三山护随、百川出境”之佳境。正是这样的环境,孕育了中华民族的人文始(shi)祖炎(yan)帝神农。

时序轮转,炎(yan)黄子(zi)孙依旧能与始(shi)祖共栖一方(fang)天地,共饮一江春水。随州的山水在与时间的拉扯中几乎“容(rong)颜(yan)未改”,反而在历史的挥(hui)毫泼墨下,愈发闪耀。

正如随州的城市口号所说的那(na)样,“神在人文,韵在山水。神韵随州,一见(jian)钟情”。

随州市文旅局(ju)局(ju)长解伟向澎湃新(xin)闻表示,从现代视角看,山水是随州发展文旅的天然禀赋,而炎(yan)帝文化是随州的第一标识,要将炎(yan)帝文化和炎(yan)帝精神立(li)起来,让(rang)更多人看得见(jian),听得到,来到随州,就对随州“一见(jian)钟情”。

同(tong)时,解伟也(ye)强(qiang)调,文旅应该打(da)造成一种生态(tai),除了自然山水与人文始(shi)祖,随州还有新(xin)石器文化、礼乐文化、曾随文化等众多优(you)秀文化,“我们(men)希(xi)望炎(yan)帝文化这颗星更加耀眼,但是它还应有满天繁星相(xiang)拥,将其(qi)衬托得更加耀眼,而不(bu)是一味地只抓炎(yan)帝文化。”

作为文博工作者,随州市博物馆考古工作人员王生慧(hui)也(ye)认为,随州的历史文化丰富多样,出土文物众多,如果能在尊重学术真实,确(que)保严谨的前提(ti)下,用更接地气更加生动(dong)的方(fang)式讲好各种文化背后的故(gu)事,一定会极大地赋能城市发展。

随州博物馆。图源:视觉中国

在“网红”遍地的当下,随州又该如何将宝贵的传统(tong)文化与现代旅游业相(xiang)融合?

解伟认为,要做好随州的文旅工作,依旧可(ke)以从炎(yan)帝文化中找到答案,“因为要避寒,所以织麻为衣(yi);因为要果腹,所以种五谷(gu);因为要治病,所以尝百草……炎(yan)帝八大功绩本质上(shang)就是问题导向,这与我们(men)今天的思维逻辑是一脉相(xiang)承的。”

“炎(yan)黄子(zi)孙在想什么(me),游客需要什么(me),我们(men)能为他们(men)提(ti)供什么(me),这都属于问题导向。”解伟介绍,在坚持(chi)问题导向的文旅工作模式下,随州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睐。

公开(kai)数据显示,今年五一假期,随州市累(lei)计接待游客125.6万人次,较2023年“五一”假期同(tong)比增长13.63%,实现旅游总(zong)收入(ru)6.76亿元,较2023年同(tong)比增长7.13%。

但对于随州来说,这些并(bing)不(bu)是顶(ding)峰。

“随州拥有20个A级景区,许多还处在‘幼(you)苗阶段’。”解伟向澎湃新(xin)闻解释,虽然这些景区背后的文化、故(gu)事各不(bu)相(xiang)同(tong),但只要有利于满足(zu)人民群众需求的文化元素和标志性元素,都要大力开(kai)发扶(fu)持(chi)。

解伟表示,下一步(bu),随州市文旅局(ju)将围绕(rao)时下游客青睐的烟火气、人情味、朴实感等方(fang)面,全力做好文旅文章。

解伟介绍,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,随州会从三大方(fang)面发力,一是分区域进行五大休闲度假片区的打(da)造和完善,以提(ti)升游客舒适度、便捷度、满意度;二是持(chi)续强(qiang)化随州城市会客厅的地位(wei),以接纳更多的游客;三是争创国家级文明卫生城市,促进全民文旅生态(tai)的形成。

“相(xiang)信有耕耘就会有收获(huo),我们(men)每年都要比上(shang)一年多做一点,游客就算今天不(bu)来,总(zong)有一天会来。”解伟说,作为随州三大支柱产业之一,随州文旅一定会做好城市发展硬支撑,“我还是有信心的”。

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