业界动态
让“面子”更靓 让“里子”更实,治理,广东,水质
2024-06-19 03:54:08
让“面子”更靓 让“里子”更实,治理,广东,水质

广州一景
茂名露天矿采矿场(chang)经过(guo)环境整治和生(sheng)态修复,变为美丽的露天矿公园

文/薛仁政陈亮

图/受访者提供

“地球的‘皮肤’原来可(ke)以看得这么清晰!”6月5日世界(jie)环境日到来之际,广东各地开展丰富多彩(cai)的宣传教育活动,其中“我为群众讲监(jian)测·全省环境监(jian)测设施集中向公众开放”活动吸(xi)引了不少人参(can)加,让市民更直(zhi)观感(gan)受到环保魅力,让生(sheng)态文明和绿色发(fa)展理念更深入人心。

2023年,广东持续深入打好污(wu)染防治攻坚战,协同推进降碳减污(wu)扩绿增长,连续三年获国家污(wu)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(he)优秀等次。今年世界(jie)环境日前夕(xi),广东环境状(zhuang)况公布,1-4月全省优良天数比例为97.8%,同比改善3.5%,佛山、中山、肇庆(qing)等15市优良天数比例同比改善,茂名、湛江、揭阳等15市水环境质量同比改善,各地级以上(shang)市在(zai)用集中式饮用水源(yuan)(97个)水质达标(biao)率为100%。

臭(chou)水沟“变身”景观塘

广东农村生(sheng)活污(wu)水治理率将提升至75%以上(shang)

今年世界(jie)环境日,茂名市成为粤西地区首个获得广东省主场(chang)活动承(cheng)办权的地级市。近年来,茂名市大力推动农村生(sheng)活污(wu)水治理,促(cu)进人居环境持续改善。“以往家门口的‘臭(chou)水沟’,如今大不相同!”椰子村居民说,池(shi)塘改造(zao)得很漂亮,空气清新,成为了村民散步锻炼的“打卡(ka)点”。

茂名市茂南区袂花(hua)镇椰子村因地制宜采用“水解酸(suan)化+生(sheng)态沟+生(sheng)态塘”的治理工艺,将原来的黑臭(chou)水塘改造(zao)成景观塘,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质量;电白区沙(sha)琅镇会业村采用五级净化池(shi)收集处理污(wu)水,经过(guo)滤沉淀,厌氧发(fa)酵达到农田灌(guan)溉用水标(biao)准后用于农田灌(guan)溉;信宜市金垌镇双旺(wang)村改造(zao)原有沟渠收集污(wu)水,经过(guo)厌氧、沉淀、生(sheng)态沟渠处理,尾水达到农田灌(guan)溉标(biao)准后回用于周边农田……

广东农村生(sheng)活污(wu)水治理工作态势持续向好,2023年完成1000个以上(shang)省民生(sheng)实事自然村生(sheng)活污(wu)水治理提升工程,全省自然村生(sheng)活污(wu)水治理率提升至64.7%,日处理20吨以上(shang)治理设施正常运行率提升至85.4%,群众满意度普遍提升。

在(zai)农村黑臭(chou)水体整治方面,省生(sheng)态环境部门督促(cu)各地按(an)照“一水体一方案(an)”原则制订农村黑臭(chou)水体整治方案(an),因地制宜实施治理。2023年完成了51个国家监(jian)管清单(dan)农村黑臭(chou)水体监(jian)测,针(zhen)对监(jian)测不达标(biao)情况督促(cu)各地整改,新增完成30个以上(shang)面积较大农村黑臭(chou)水体整治。

“2024年将进一步推动环境污(wu)染治理从城(cheng)市向县域、向农村拓展,促(cu)进城(cheng)乡生(sheng)态环境保护整体提升。”广东省生(sheng)态环境厅负责人表(biao)示,今年广东将确保全省农村生(sheng)活污(wu)水治理率提升至75%以上(shang),做好1000个以上(shang)自然村生(sheng)活污(wu)水治理提升工程,新增整治30个以上(shang)较大面积农村黑臭(chou)水体,力争治理水平走在(zai)全国前列(lie)。

地表(biao)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连续三年超90%

走出低成本可(ke)持续的生(sheng)态治水之路

广东环境质量状(zhuang)况今年1-4月数据近日公布,广东地表(biao)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。各地级以上(shang)市在(zai)用集中式饮用水源(yuan)(97个)水质达标(biao)率为100%,全省270个地表(biao)水省考断面水质优良率(Ⅰ-Ⅲ类)为93.7%,劣Ⅴ类断面比例为零(ling);地表(biao)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连续三年超过(guo)90%。

近年来,广州践(jian)行源(yuan)头治理、系统治理、综合治理,统筹(chou)流域水资源(yuan)、水环境、水生(sheng)态治理,走出一条低成本、可(ke)持续的生(sheng)态治水之路。2023年,黄(huang)埔区乌涌获评全省“美丽河湖(hu)优秀范例”,黄(huang)埔区南岗河作为广东省唯一项目(mu)入选水利部首批(pi)幸福河湖(hu)建设项目(mu)。

“过(guo)去南岗河又黑又臭(chou),我们(men)都宁愿绕道而不想经过(guo)。”住(zhu)在(zai)附近的钟女士说,如今她每天都会到河边碧道散步,还会在(zai)岸边小广场(chang)跳舞。秦阿姨也表(biao)示,“现在(zai)南岗河绿道干(gan)净整洁,河水变清,鱼儿(er)成群,鹭鸟也时常见到。”南岗河的蜕变是广州水环境治理的缩影。2020年以来,广州国考、省考断面水质连续四年全面达标(biao),优良断面比例逐步提升,劣V类水体断面保持为零(ling);城(cheng)市集中式饮用水源(yuan)地水质达标(biao)率稳定保持100%;3条国控入海河流水质均(jun)为优良。2024年1-4月,广州20个地表(biao)水国考、省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100%,为历史最(zui)优。

在(zai)水环境治理的过(guo)程中,广东让“面子”更靓,全力保障考核(he)断面水质达标(biao)。其中,广州通过(guo)改善提升重点区域一级支流水质不断巩固考核(he)断面全面达标(biao)成效。采取技术攻关指导(dao)、下沉帮扶(fu)、市区镇村四级联(lian)动、多方协调、强力督导(dao)等攻坚措施,全市500条重点区域一级支流水质基本消(xiao)除劣V类。

水治理还要(yao)让“里子”更实,持续加大源(yuan)头减污(wu)工作力度。广州加快推进合流渠箱清污(wu)分流和排水单(dan)元(yuan)达标(biao)改造(zao),继续做好河涌“清漂”和水域保洁工作,加大“散乱污(wu)”场(chang)所及镇村工业集聚(ju)区清理整治力度,加大农业面源(yuan)污(wu)染防治力度,强化水产(chan)养殖尾水监(jian)督管理。

出租(zu)车充当空气治理“前哨(shao)站”

“科学治气”帮助“广东蓝”名列(lie)前茅

近日,在(zai)广州飞鹅路的车场(chang)里,10多辆出租(zu)车正更换传感(gan)器,传感(gan)器有四个小组件,可(ke)监(jian)测PM2.5、PM10、二氧化氮和挥发(fa)性有机(ji)物(wu)的数据。

传感(gan)器安装在(zai)顶灯里,只要(yao)通电行驶就会工作。令人称奇的是,传感(gan)器收集的并(bing)不是出租(zu)车的排放数据,而是路面行驶车辆排放、道路扬(yang)尘、周边工业源(yuan)排放等近地面污(wu)染源(yuan)对区域空气质量影响的数据,就像(xiang)是一个移动的空气质量“观察哨(shao)”。目(mu)前广州已在(zai)300辆出租(zu)车里植入传感(gan)器,把它(ta)们(men)变成“监(jian)测车”,将“科学治污(wu)、精准治污(wu)”落到实处。

近年来广东空气质量优良,成绩(ji)显著(zhu)。广东省生(sheng)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(biao)示,“广东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得益于近年来持续深入打好污(wu)染防治攻坚战,其中科学治气能力建设功不可(ke)没。下一步,广东将继续强化在(zai)线(xian)监(jian)测、走航(hang)监(jian)测等技术手段应(ying)用,加强大气污(wu)染治理先进技术研发(fa)和推广应(ying)用,增强污(wu)染防控科技支撑(cheng)。”

今年1-4月,全省优良天数比例(AQI达标(biao)率)为97.8%,同比改善3.5%;细颗粒物(wu)(PM2.5)浓度为25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下降7.4%(2微克/立方米)。臭(chou)氧(O3)和PM2.5作为全省首要(yao)污(wu)染物(wu)的比例分别为58.6%和22.0%。

在(zai)生(sheng)态环境部公布的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(zhuang)况中,惠州、深圳、珠海、中山、肇庆(qing)、东莞6市上(shang)榜“2023年1-12月168个重点城(cheng)市空气质量排名”前20位,“广东蓝”优势明显。

共建生(sheng)态环境“大教育”格(ge)局

推动环境教育阵地建设转型

“绿美荔湾美如画,生(sheng)机(ji)活力人人夸!”在(zai)近日举办的“荔湾故事我来讲,生(sheng)态科普齐推广”活动中,梁同学用一段快板展示了家乡荔湾的环保成就。她介绍,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鸟儿(er)出现在(zai)荔湾湖(hu)公园,公园“住(zhu)户”?鷉“夫妇”产(chan)下8颗蛋,幼崽(zai)破壳而出引来众人围(wei)观,成为孩子们(men)的“宠儿(er)”。

“在(zai)显微镜下,孩子观测到了水中的水藻。高科技设备就像(xiang)‘照妖镜’一样让污(wu)染物(wu)无(wu)处遁形。”6月2日,参(can)加“走进生(sheng)态环保图书馆——生(sheng)态监(jian)测知多少”活动的广州市民陈先生(sheng)表(biao)示,自己和孩子第一次看到如此多的高科技环境监(jian)测设备,深切(qie)感(gan)受到科技力量无(wu)形之中保护着我们(men)赖以生(sheng)存的自然环境。

环境保护,教育为本。大人、小孩对生(sheng)态环境的关心、爱护离不开环境教育工作的成功开展。近年来,广东以深入贯彻落实《“美丽中国,我是行动者”提升公民生(sheng)态文明意识(shi)行动计划(2021-2025年)》为契机(ji),以激发(fa)生(sheng)态环境保护内生(sheng)动力、健全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为导(dao)向,积极构建环境教育阵地体系、活动体系。

为提升全社会生(sheng)态环境素养,推进生(sheng)态文明建设,《广东省生(sheng)态环境教育条例》于今年正式施行。通过(guo)立法推进生(sheng)态环境教育工作,让全社会行动起来,做生(sheng)态文明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(mo)范践(jian)行者,构建全社会齐抓(zhua)共管生(sheng)态环境的“大教育”格(ge)局,凝(ning)聚(ju)起全社会共同参(can)与生(sheng)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。

为了让公众尤其是青(qing)少年亲近自然,“好看又好玩”地将绿色理念植入心中,广东2022年启动了环境教育基地示范单(dan)位创建。目(mu)前,全省220个省级环境教育基地、103个国家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单(dan)位,覆盖了全省21个地级以上(shang)市,范围(wei)涵盖生(sheng)态保护区域、环保基础设施、绿色创建单(dan)位、宣传展示场(chang)馆等多个类别,每年接(jie)待(dai)公众参(can)观数达百万人次。

“环境教育基地是展示美丽广东建设成果(guo)的重要(yao)窗口,同样也是提高公民生(sheng)态环境素养、健全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的创新平台(tai)、推动绿色低碳发(fa)展的有效载体。”广东省生(sheng)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介绍,下一阶(jie)段将会把环境教育内容(rong)与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紧密结合,推动环境教育阵地建设转型,探索一条联(lian)动发(fa)展之路。

发(fa)布于:广东省
版权号:18172771662813
 
    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,欢迎阅览 !
     资讯      企业新闻      行情      企业黄页      同类资讯      首页      网站地图      返回首页 移动站 , 查看更多   
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