业界动态
Qnews|6月以来北京已出现7次强对流天气 与近期高温天气有关,预报,影响,大风
2024-06-19 00:30:19
Qnews|6月以来北京已出现7次强对流天气 与近期高温天气有关,预报,影响,大风

据中国气象局官方微博,连(lian)日来,北京闪电、大风频频刷屏(ping)网络(luo), 6月以来,北京已出(chu)现7次强对流天气过程(cheng),主要包括雷暴、大风,局地伴有冰雹和(he)短时强降水。

强对流天气为(wei)何会频繁出(chu)现?这与近期的高温天气有关。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雷蕾分析(xi),由于近期北京白(bai)天出(chu)现高温天气,能量明显累积,大气层结在午后到傍晚受(shou)到太阳辐射增温影响(xiang),出(chu)现极不稳定的状况。同时,北京处于天气系统冷涡底部,高空不断有冷空气向下(xia),冷暖空气剧烈(lie)交(jiao)汇,出(chu)现“上冷下(xia)暖”,在一定动力触发(fa)的条件下(xia),配合足够(gou)的水汽(qi),极易出(chu)现强对流天气。每年6月至8月,强对流天气呈(cheng)现多发(fa)、频发(fa)趋势,属于正常现象。

强对流天气包括了短时强降水、冰雹、雷暴大风等多种天气现象。“近期的强对流天气过程(cheng)中,风的影响(xiang)更突(tu)出(chu)。”雷蕾介绍,根据统计来看,北京地区每年约出(chu)现10到30个雷暴大风日,且(qie)多出(chu)现在6月至7月。从强度来看,虽然历史上北京出(chu)现过8级(ji)以上的雷暴大风,但10级(ji)到12级(ji)的阵风强度相对少见。

强对流天气有局地性强、持续时间短、突(tu)发(fa)性明显等特点。强对流天气发(fa)生于中小尺度天气系统,空间尺度小,一般水平范围大约在十(shi)几(ji)千米至二、三(san)百千米,有的水平范围只(zhi)有几(ji)十(shi)米至十(shi)几(ji)千米。其生命史短暂,约一小时至十(shi)几(ji)小时,较短的仅有几(ji)分钟至一小时。此外,强对流天气的出(chu)现具有突(tu)发(fa)性,天气现象较剧烈(lie)且(qie)分布不均。

与系统性降水等预报相比,精细化定时、定点和(he)定量预报强对流天气的难度较大,这也导致强对流天气预报的提前时间更短。

“我们需要根据当日的大气环境条件等,判断强对流天气的强度和(he)类型。”雷蕾解释(shi)。对于难以捕捉的强对流天气,气象部门可以提供未来3天的强对流天气潜势预报,判断它是否易发(fa)生。强对流天气类型、强度、出(chu)现位置和(he)时间等精细化预报,则(ze)需要通过上游(you)天气实况、检验和(he)订正预报模式,以及中尺度模式快速循环更新同化预报等手段,才能更准确地进行预报。

气象专家提醒,收到预警务必(bi)高度警惕。当遇到强烈(lie)雷电活(huo)动时,户外活(huo)动可能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(huan)。为(wei)避免雷击,公众要尽量避免在户外逗留,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躲避。雷电活(huo)动密集时,可能会对电子设备等产生影响(xiang),因此应减(jian)少使用电子产品。

在短时强降水发(fa)生时段,城(cheng)市内涝的风险加大,阻碍交(jiao)通。公众应避免在低洼地带、立交(jiao)桥(qiao)下(xia)等易积水区域(yu)停留,以防车辆(liang)被淹和(he)人员被困。在山区旅(lu)游(you)时,务必(bi)关注(zhu)气象预报预警信息(xi),防范滑坡、山洪和(he)泥(ni)石流等次生灾(zai)害。在强风影响(xiang)时段,公众及车辆(liang)应尽量远离(li)树木,也要远离(li)高空悬挂物、广告牌等存在坠落(luo)风险的设施。当收到冰雹预警时,应及时躲避,确保人身和(he)财产安全。

文/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(li)铁柱

编(bian)辑/王朝

(来源(yuan):北京青年报客户端)

发(fa)布于:北京市
版权号:18172771662813
 
    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,欢迎阅览 !
     资讯      企业新闻      行情      企业黄页      同类资讯      首页      网站地图      返回首页 移动站 , 查看更多   
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