业界动态
威马汽车大量挖人,判赔吉利6.4亿元!新能源汽车技术秘密第一大案,终审落槌,涉案,侵害,吉利控股集团
2024-06-19 05:25:19
威马汽车大量挖人,判赔吉利6.4亿元!新能源汽车技术秘密第一大案,终审落槌,涉案,侵害,吉利控股集团

历时6年,吉利控股集团起诉威马汽车窃取商业机密和技术侵权案件终审落槌。

“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”公众号发布消息称(cheng),近日,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审结了一(yi)起新(xin)能源汽车底盘(pan)技术秘密侵权纠纷上诉案。

该案原告索赔额高达(da)21亿元,最高人民法院二审适用2倍惩罚(fa)性赔偿判决侵权人赔偿经济损失及维权合理(li)开支(zhi)合计约6.4亿余元,创我国知识产权侵权诉讼判赔数额历史新(xin)高。

据悉(xi),该案所(suo)称(cheng)“国内两家(jia)知名车企”即吉利控股集团与威马汽车。

2018年,因涉嫌侵害吉利方涉案技术秘密,吉利方向一(yi)审法院提起诉讼,请求判令威马方停止侵害并赔偿其(qi)经济损失及维权合理(li)开支(zhi)共21亿元。一(yi)审判决后,双(shuang)方均不服一(yi)审判决,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上诉。

最高人民法院经审理(li)认为,本案是一(yi)起有组织、有计划地以不正当手段大规模挖取新(xin)能源汽车技术人才及技术资源引(yin)发的侵害技术秘密案件。

判决书显示,吉利控股集团下(xia)属(shu)的成都高原汽车工(gong)业有限公司近40名高级管理(li)人员及技术人员先后离职赴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及其(qi)关联公司工(gong)作,其(qi)中30人于2016年离职后即入职。

2018年,吉利控股集团发现威马集团、威马智慧(hui)出行科技(上海)股份有限公司以上述部分离职人员作为发明人或共同发明人,利用在原单位接触、掌(zhang)握的有关新(xin)能源汽车底盘(pan)应用技术以及其(qi)中的12套底盘(pan)零部件图纸(zhi)及数模承载的技术信息(以下(xia)简(jian)称(cheng)“涉案技术秘密”)申请了12件实用新(xin)型专利。

且威马集团、威马汽车制造温(wen)州有限公司(以下(xia)简(jian)称(cheng)“威马温(wen)州公司”)、威马智慧(hui)出行公司、威马新(xin)能源汽车销售(上海)有限公司在没(mei)有任(ren)何技术积(ji)累或合法技术来源的情况下(xia),在短期内即推出威马EX系列型号电动汽车,涉嫌侵害吉利控股集团、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涉案技术秘密。

最高人民法院经审理(li)认为,上述案件的突出特点在于,吉利方的关联公司即成都高原公司上至总(zong)经理(li)、项(xiang)目研发组组长、技术副(fu)总(zong)、技术部部长,下(xia)至具体从事汽车底盘(pan)技术研发的多名曾接触或者掌(zhang)握涉案技术秘密的员工(gong),在较短时间内有组织、有计划、大规模从原单位集中离职并入职威马方及其(qi)关联公司,威马方显然具有接触吉利方涉案技术秘密的渠道和机会(hui)。

威马方没(mei)有新(xin)能源汽车领(ling)域的技术积(ji)累或合法技术来源;本案证(zheng)据能够证(zheng)明威马方非法获(huo)取吉利方涉案技术秘密并进行了披(pi)露、使用。

判决指出,综合以上因素,本案已无必(bi)要对涉案技术秘密中各具体秘密信息点进行逐一(yi)比对,通过整体分析判断即可认定,威马方不但实施了以不正当手段获(huo)取吉利方全(quan)部涉案技术秘密的行为,还(hai)实施了以申请专利的方式非法披(pi)露部分涉案技术秘密的行为,以及使用全(quan)部涉案技术秘密制造威马EX系列型号电动汽车底盘(pan)及底盘(pan)零部件的行为。

值(zhi)得一(yi)提的是,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方面表示,该案判决在停止侵害技术秘密民事责(ze)任(ren)承担的具体方式、内容(rong)、范(fan)围,以及拒绝履行停止侵害等非金钱(qian)给付义务的迟延履行金及其(qi)计付标(biao)准(zhun)等方面,作出了开创性探索。

据悉(xi),根据本案具体情况,法院在总(zong)体判令威马方四公司应立即停止披(pi)露、使用、允许他人使用吉利方涉案技术秘密的基础上,进一(yi)步(bu)细化和明确(que)其(qi)停止侵害的具体方式、内容(rong)、范(fan)围。

业内人士分析表示,本案是截(jie)至目前中国判赔金额最高的知识产权侵权诉讼,客观上释放了知识产权保护的积(ji)极信号。这也在提醒更多的车企,新(xin)能源汽车产业虽(sui)然竞争激烈(lie),但尊重知识产权,独立掌(zhang)握核心技术更为重要。

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:e公司。文章内容(rong)属(shu)作者个(ge)人观点,不代表和讯网立场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请自担。

发布于:北京市
版权号:18172771662813
 
    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,欢迎阅览 !
     资讯      企业新闻      行情      企业黄页      同类资讯      首页      网站地图      返回首页 移动站 , 查看更多   
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