业界动态
2024澳门最新十二生肖排码表-权威观点 | 发挥证券公司功能特色,书写绿色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,转型,产品,我国
2024-06-03 02:60:16
2024澳门最新十二生肖排码表-权威观点 | 发挥证券公司功能特色,书写绿色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,转型,产品,我国

作者系兴业证券董事(shi)长(chang)

编者按:今年是实现“十四五(wu)”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,也是贯(guan)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(jing)神的开局之年。国务院刚(gang)颁布的新“国九条(tiao)”,不仅强(qiang)调了资本市场要(yao)充分体现政治性、人民(min)性,要(yao)更加有效地保护投资者,更强(qiang)调了要(yao)体现强(qiang)监(jian)管、防风(feng)险、促高质量发(fa)展的主(zhu)线。

证券公司(si)作为资本市场中最重要(yao)的主(zhu)体之一,如何肩负好使命担当(dang)、做好“看门(men)人”、履行(xing)好社会责任、践行(xing)好中国特色金融文化(hua)?如何谱写新时期资本市场发(fa)展篇章?

日(ri)前,证券时报社联合中国证券业协(xie)会,推出“提信心促发(fa)展 证券业贯(guan)彻落实‘两强(qiang)两严’”专栏,约请知名券商主(zhu)要(yao)负责人汇(hui)集智慧凝聚力量,共同为资本市场发(fa)展鼓与呼,本文为该系列第十二篇,敬请关注。

绿色是高质量发(fa)展的底色,发(fa)展绿色金融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(fa)展的重要(yao)力量。2023年10月召(zhao)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(qiang)调要(yao)做好“绿色金融”等五(wu)篇大文章。发(fa)展好绿色金融,是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、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必然要(yao)求,是支持实体经济绿色转型、实现金融高质量发(fa)展的重要(yao)内容,也是应对气候(hou)变化(hua)风(feng)险的重要(yao)方面。

证券行(xing)业发(fa)展绿色金融利国利民(min),不仅有助于我国双碳(tan)战(zhan)略目标的达成(cheng),也有助于为我国资本市场贡献更多优质绿色资产,更有助于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、搭建国际合作桥梁。

证券行(xing)业践行(xing)绿色金融道阻且长(chang)

绿色金融的标准体系正逐(zhu)渐完善,但与转型金融的有效衔接仍有待加强(qiang)。自2016年中国人民(min)银行(xing)、中国证监(jian)会等七部门(men)联合印发(fa)《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》以来,我国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不断完善。截至目前,各部门(men)已陆续发(fa)布或修(xiu)订了《环境(jing)权益融资工具》《绿色低碳(tan)转型产业指导目录(2024年版)》等一系列绿色金融标准,为绿色项目的筛选、绿色债券及环境(jing)权益融资业务的开展、金融机构环境(jing)信息(xi)的披露等提供了统一的基础和权威的参考(kao)。

受能源产业结构和经济发(fa)展阶段的制约,我国不仅需要(yao)大力发(fa)展绿色金融,支持绿色产业发(fa)展,而且也要(yao)依托(tuo)转型金融稳妥有序推动传统高排放或难以减排行(xing)业的低碳(tan)转型。相比绿色金融标准体系,我国转型金融的标准体系仍然比较单薄。转型金融细化(hua)标准的模糊,增加了转型金融产品认定的难度,进一步限制了转型金融的发(fa)展规模与速度。以境(jing)内转型债券为例,2023年全年仅发(fa)行(xing)54只转型类债券,发(fa)行(xing)规模422.23亿元,发(fa)行(xing)数量及规模同比分别下(xia)降16.92%、38.74%。

经过多年加速发(fa)展,我国绿色金融的产品供给已颇具规模,但绿色资产的市场化(hua)估值溢价有待进一步加强(qiang)。

据(ju)公开数据(ju)统计(ji),绿色债权融资方面,2023年证券公司(si)作为绿色公司(si)债券主(zhu)承销(xiao)商或绿色资产证券化(hua)产品管理人共承销(xiao)(或管理)174只债券(或产品),合计(ji)金额1828.53亿元;绿色股权融资方面,截至2023年末,电力设备及环保行(xing)业A股上(shang)市公司(si)已达504家,合计(ji)首发(fa)募集资金4204.38亿元。绿色投资方面,截至2023年末,中国内地以低碳(tan)环保、ESG(环境(jing)、社会和公司(si)治理)可持续、新能源、社会责任等为主(zhu)题的泛ESG公募基金存(cun)续产品共256只,产品净值总规模已达人民(min)币2362.81亿元。

不过,当(dang)前市场上(shang)绿色金融产品的市场化(hua)估值溢价有待进一步提升,产品发(fa)行(xing)仍然主(zhu)要(yao)靠政策引导驱动,投资者投资往往也更看重财务因素,绿色金融产品的“绿色溢价”并不突出。根(gen)据(ju)商道融绿数据(ju),以2023年上(shang)市的178只具有可比性的绿债为例,其中47只发(fa)行(xing)利率不具备成(cheng)本优势,剩余131只平均发(fa)行(xing)利率优势为37.83BP(基点),综合来看,绿色金融的价格(ge)发(fa)现功(gong)能仍有待进一步加强(qiang)。

绿色金融的全球共识虽日(ri)益强(qiang)化(hua),但绿色投融资产品的供需匹配程(cheng)度仍然不高。伴随(sui)绿色金融的全球共识日(ri)益强(qiang)化(hua),我国依托(tuo)G20(二十国集团)等多边国际合作平台广泛开展国际合作。截至目前,中美共同主(zhu)持的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(zu)起草的《G20转型金融框架》已得(de)到G20领导人峰会批准并正式(shi)发(fa)布;中欧(ou)已合作推出《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》;中英正共同推动气候(hou)与环境(jing)信息(xi)披露。

目前,我国绿色投融资匹配度仍然不高。根(gen)据(ju)国家气候(hou)战(zhan)略中心测算,为实现“双碳(tan)”目标,到2060年我国新增相关领域投资规模将(jiang)需达到139万(wan)亿元,年均投资规模3.5万(wan)亿元,长(chang)期资金缺(que)口(kou)每年平均在1.6万(wan)亿元以上(shang)。围绕(rao)风(feng)光发(fa)电设备、氢能及燃料电池、储能、能源传输、智能化(hua)分布式(shi)能源、能源大数据(ju)、碳(tan)减排等领域的研发(fa)和技术,需要(yao)庞大的资金支持,更需要(yao)证券机构持续并广泛地吸引境(jing)内外资金投向绿色领域。

三大着力点发(fa)展证券业绿色金融

持续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,尽(jin)快补齐转型金融标准短板。2024年2月,全国金融标准化(hua)技术委员会证券分技术委员会发(fa)布《证券期货业绿色证券业务标准规划(2024—2025)》,确定了证券期货业绿色证券业务标准化(hua)工作的总体目标、总体要(yao)求、基本原则、规划设计(ji)、问题与挑战(zhan)、重点任务、任务计(ji)划、保障措施(shi)等。根(gen)据(ju)中国证监(jian)会有关工作安排,为落实标准规划,中国证券业协(xie)会绿色发(fa)展专业委员会将(jiang)重点开展绿色证券术语(yu)、绿色证券发(fa)行(xing)业务标准、绿色证券评估认证标准、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绿色证券业务评价标准等课题研究。相信后续系列标准的正式(shi)出台,将(jiang)极大助力证券行(xing)业的绿色金融业务发(fa)展。但同时,建议监(jian)管也要(yao)加快研究制定转型金融标准,将(jiang)符合条(tiao)件的工业绿色发(fa)展项目纳入支持范围,尽(jin)快明确转型活动目录、披露要(yao)求、产品体系和激励机制等核(he)心要(yao)素。

强(qiang)化(hua)以信息(xi)披露为基础的约束(shu)机制,提升绿色金融产品的绿色溢价能力。绿色资产的市场化(hua)估值溢价并不明显,很大程(cheng)度上(shang)是因为在投融资过程(cheng)中,投资者对绿色价值的货币化(hua)估值缺(que)乏可信、可比的底层数据(ju)。建议监(jian)管在今年4月发(fa)布的《上(shang)市公司(si)可持续发(fa)展报告指引》的基础上(shang),一方面,鼓励更多融资主(zhu)体主(zhu)动开展环境(jing)信息(xi)披露,支持将(jiang)ESG要(yao)素纳入信用评级方法与估值模型。另一方面,充分发(fa)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,建立工业绿色发(fa)展信息(xi)共享(xiang)机制,推动跨部门(men)、多维度、高价值绿色数据(ju)对接。通过强(qiang)化(hua)以信息(xi)披露为基础的约束(shu)机制,提升底层绿色数据(ju)质量、降低漂绿风(feng)险,为投资者判断、识别绿色资产价值提供更多便利,为绿色金融产品的估值溢价提升提供更多基础保障。

加大绿色金融参与者培养力度,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(fa)展提供广泛资金支持。绿色金融的参与者,包括政府、投资方、融资方等多种类型的参与主(zhu)体。除了政府在政策端直接发(fa)力之外,一方面,要(yao)提升投资方的绿色低碳(tan)与ESG投资意识,操作上(shang)可参考(kao)早期对基金评价业务的管理办法,将(jiang)ESG公开评价业务纳入监(jian)管范围,着重培育一批有能力的专业机构,形成(cheng)本土化(hua)具有市场公信力的ESG上(shang)市公司(si)评价体系,提升对国内及国外资金的市场影响力。另一方面,要(yao)加强(qiang)融资方的绿色低碳(tan)可持续发(fa)展理念,支持符合条(tiao)件的企业在境(jing)内外上(shang)市融资或再融资,募集资金用于绿色低碳(tan)项目建设运营;支持符合条(tiao)件的企业、金融机构发(fa)行(xing)绿色债券和绿色资产支持证券;支持清洁能源等符合条(tiao)件的基础设施(shi)项目发(fa)行(xing)REITs(不动产投资信托(tuo)基金)产品等。

责编:罗晓霞

校(xiao)对:赵燕(yan)

发(fa)布于:广东省
版权号:18172771662813
 
    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,欢迎阅览 !
     资讯      企业新闻      行情      企业黄页      同类资讯      首页      网站地图      返回首页 移动站 , 查看更多   
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