业界动态
紧扣中国式现代化主题全面深化改革,发展,动力,我国
2024-06-19 03:04:00
紧扣中国式现代化主题全面深化改革,发展,动力,我国

今年5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(jia)座(zuo)谈(tan)会时强调:“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,要紧(jin)扣推(tui)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,突出改革重点,把牢价值取(qu)向,讲求方式方法,为(wei)完成中心任务(wu)、实现战略目标增添动力。”面对(dui)纷繁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,面对(dui)新(xin)一轮科技革命和产(chan)业变革,面对(dui)人民群(qun)众新(xin)期待,要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,紧(jin)扣推(tui)进中国式现代化,坚持目标导(dao)向和问(wen)题导(dao)向相结合,奔(ben)着问(wen)题去、盯着问(wen)题改,坚决破除妨碍推(tui)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观(guan)念(nian)和体制机制弊端,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(mao)盾,不(bu)断(duan)为(wei)中国式现代化注入(ru)强劲动力、提供有力制度保障。

全面深化改革是根本动力

改革是发展的动力。40多(duo)年来(lai),改革开放写下(xia)震(zhen)撼人心的东方传奇,让(rang)一个古老民族迎来(lai)了从站起来(lai)、富起来(lai)到强起来(lai)的伟大飞跃。特别是新(xin)时代以来(lai),以习近平同志(zhi)为(wei)核(he)心的党中央以巨(ju)大的政(zheng)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,成功推(tui)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,我国迈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(jia)新(xin)征程。回望历史,改革开放成为(wei)当代中国最(zui)显著的特征、最(zui)壮丽的气象;展望未(wei)来(lai),推(tui)进中国式现代化,仍(reng)然要将全面深化改革作为(wei)根本动力,进一步解放思想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(sheng)产(chan)力、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。

全面深化改革要紧(jin)扣推(tui)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。中国式现代化,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,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,是人口规模巨(ju)大的现代化,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(yu)的现代化,是物质文明和精(jing)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,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(sheng)的现代化,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。事业发展没(mei)有止境(jing),深化改革没(mei)有穷期。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、推(tui)进国家(jia)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(lai),我们距离实现这个目标更近了,但依然存在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(mao)盾。站在新(xin)的历史起点上,必须紧(jin)扣推(tui)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,自觉地、持续(xu)地全面深化改革,不(bu)断(duan)提出真正解决纷繁复杂的现实问(wen)题的新(xin)思路新(xin)路径新(xin)方法,为(wei)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。

全面深化改革是推(tui)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。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,也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。踏上新(xin)征程,面对(dui)百(bai)年未(wei)有之大变局,唯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,持续(xu)推(tui)进制度变革与创(chuang)新(xin),才能为(wei)中国式现代化注入(ru)源源不(bu)断(duan)的动力与活力。要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(wei)推(tui)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,把实现均衡、协调发展作为(wei)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(wu),推(tui)动生(sheng)产(chan)关系和生(sheng)产(chan)力、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(chu)、国家(jia)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。

推(tui)进中国式现代化要自觉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位置。与40多(duo)年前改革开放初期相比,全面深化改革的条件和环境(jing)都发生(sheng)了很大变化,既有坚实基础(chu)和有利条件,也更具深刻复杂性。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,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。在这个时代背景下(xia),抓住战略机遇、应对(dui)风(feng)险挑战,推(tui)进中国式现代化,关键是自觉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位置,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,最(zui)大程度释放我国经济增长的结构性潜能,全面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,让(rang)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,为(wei)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增添动力。

聚(ju)焦重点改革激发市场活力

我国有14亿多(duo)人口、4亿多(duo)中等收入(ru)群(qun)体,是全球(qiu)最(zui)具发展潜力的消(xiao)费市场。面对(dui)复杂严峻(jun)的国内外环境(jing),在推(tui)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(xin)征程上,要抓住主要矛(mao)盾和矛(mao)盾的主要方面,拿(na)出更大勇气、更多(duo)举措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,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突破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。

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。党的二十大报告对(dui)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部署,具有重要的现实性、指导(dao)性。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,是推(tui)动经济高质量发展,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变革、效率(lu)变革、动力变革的根本途径。必须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,充分发挥市场在资(zi)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,更好发挥政(zheng)府作用,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,持续(xu)优化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(jing),建设科学高效的市场监(jian)管体系,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(ying)商环境(jing),充分激发市场活力。改革开放40多(duo)年来(lai),民营(ying)经济从小到大、从弱(ruo)到强,不(bu)断(duan)发展壮大。提振市场信心、释放市场活力,重在激发经营(ying)主体活力尤(you)其是民营(ying)企业活力,要完善落实“两个毫不(bu)动摇(yao)”的体制机制,营(ying)造稳定透明可预(yu)期的政(zheng)策环境(jing),促进民营(ying)经济发展壮大。

推(tui)动高水平对(dui)外开放。开放是最(zui)大的改革。以开放促改革、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不(bu)断(duan)取(qu)得新(xin)成就的重要法宝。过去40多(duo)年来(lai),我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(xia)取(qu)得的,未(wei)来(lai)实现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也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(xia)进行。今天,开放与改革深度融合、相互促进,必须坚持高水平对(dui)外开放,以制度型开放推(tui)动制度性变革,以开放形成改革的重要动力,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、两种资(zi)源,增强发展内生(sheng)动力。要主动适应我国高水平开放新(xin)趋势与国际经贸格局和规则重构大趋势,推(tui)动国内规则、规制、管理、标准等与国际对(dui)接,推(tui)动我国深度融入(ru)世界经济体系;适应制度型开放的趋势,着力在相关领(ling)域实现深层次市场化改革的新(xin)突破,由此释放强大的市场活力,以形成高水平对(dui)外开放的重要基础(chu)。只(zhi)有开放的中国,才会成为(wei)现代化的中国。推(tui)动更大范围、更深层次的对(dui)外开放,促进国内国际各类要素便利流动、高效配置,将有利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(sheng)活需要,为(wei)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注入(ru)新(xin)动力、增添新(xin)活力、拓展新(xin)空间。

化解结构性矛(mao)盾释放增长潜力

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。当前,我国经济转型升(sheng)级蕴藏着巨(ju)大的市场需求和空间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,要从现实需要出发,从最(zui)紧(jin)迫的事情抓起,不(bu)断(duan)破解政(zheng)策与体制、短期与中长期等方面的结构性矛(mao)盾,推(tui)进结构性改革,不(bu)断(duan)释放经济增长潜力。

当前,我国产(chan)业结构、消(xiao)费结构、科技结构、城乡结构、贸易结构都有较大升(sheng)级空间,蕴藏着高质量发展的巨(ju)大潜力。进入(ru)新(xin)发展阶段,14亿多(duo)人的消(xiao)费结构正由以物质型消(xiao)费为(wei)主向以服务(wu)型消(xiao)费为(wei)主转变。估计到2035年,生(sheng)产(chan)性服务(wu)业占GDP的比重有望由目前的30%左右(you)提升(sheng)到50%左右(you);服务(wu)型消(xiao)费支出占消(xiao)费总支出的比重有望由40%左右(you)提升(sheng)到60%左右(you),形成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(cheng)。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,也是未(wei)来(lai)5至10年实现5%左右(you)经济增长的底气所(suo)在。

实践证明,结构转型需要稳定并(bing)增强发展预(yu)期、充分激发市场活力、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(jing)。从具体任务(wu)来(lai)看,适应产(chan)业结构转型趋势,要加快补齐产(chan)业发展短板,大大提升(sheng)高技术产(chan)业占比,形成数字经济发展新(xin)优势;适应消(xiao)费结构升(sheng)级趋势,关键在于以一揽(lan)子举措改善和提振消(xiao)费预(yu)期,着力打破市场垄(long)断(duan)和行政(zheng)垄(long)断(duan),促进现代服务(wu)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,实现消(xiao)费与供给的良性循环;适应城乡结构转型趋势,要以加快农(nong)业现代化进程为(wei)重点,以城市群(qun)和都市圈发展为(wei)重点,推(tui)进公共资(zi)源与生(sheng)产(chan)要素双向自由流动的体制改革,不(bu)断(duan)缩(suo)小城乡发展差距;适应科技结构升(sheng)级趋势,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,完善企业投入(ru)基础(chu)研发的体制机制,加大研发强度,加大基础(chu)研究力度,提升(sheng)科技创(chuang)新(xin)能力。我国作为(wei)具有巨(ju)大发展潜力的经济大国,必须抓住机遇、应对(dui)挑战,通过结构性改革充分释放14亿多(duo)人潜在的增长动力和发展活力,以结构转型推(tui)动高质量发展,赢(ying)得主动、赢(ying)得未(wei)来(lai)。

以务(wu)实行动实现新(xin)突破

今天,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面临的环境(jing)和形势正在发生(sheng)深刻变化。要坚定改革自信,凝聚(ju)改革共识(shi),注重改革实效,以更大魄力和务(wu)实行动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突破。

改革要重视(shi)方式方法。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,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。坚持党的领(ling)导(dao),全面从严治党,是改革开放取(qu)得成功的关键和根本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,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(ling)导(dao),坚持志(zhi)不(bu)改、道不(bu)变,既不(bu)走封闭僵(jiang)化的老路,也不(bu)走改旗易帜的邪路,始终朝着正确方向、沿着正确道路推(tui)进。顺应时代发展新(xin)趋势、实践发展新(xin)要求、人民群(qun)众新(xin)期待,结合具体实际开拓创(chuang)新(xin),大胆探索、敢为(wei)人先,寻求有效解决新(xin)矛(mao)盾新(xin)问(wen)题的思路和办法。更加注重系统集成,加强各项改革举措的协调配套,推(tui)动各领(ling)域各方面改革举措同向发力、形成合力,增强整体效能。

以钉钉子精(jing)神抓落实。改革是闯出来(lai)、拼出来(lai)、干出来(lai)的。要从人民的整体利益、根本利益、长远利益出发谋划改革举措、落实改革部署;把自上而下(xia)的顶层设计与自下(xia)而上的基层创(chuang)新(xin)相融合,鼓(gu)励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改革;明确优先序,把握时度效,尽力而为(wei)、量力而行,扎实推(tui)进各项改革落到实处、见到实效。站上新(xin)起点,要深刻认识(shi)全面深化改革是推(tui)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,把准方向、守(shou)正创(chuang)新(xin)、真抓实干,抓好重大改革任务(wu)推(tui)进和落实,谱(pu)写改革开放新(xin)篇章、创(chuang)造事业发展新(xin)辉煌(huang)。

(本文来(lai)源:经济日报 作者:迟福林 陈(chen) 薇 作者系海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、中国(海南)改革发展研究院研究员)

发布于:北京市
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