业界动态
无限“黔”力从头越,贵州,发展,全国
2024-06-19 02:20:08
无限“黔”力从头越,贵州,发展,全国

新时代的贵州,给(gei)人(ren)们(men)什么样的印象?

是绿意盎然贵州:满山郁郁葱(cong)葱(cong)、林间鸟鸣声声、空气(qi)沁人(ren)心脾、山间清泉潺潺,是仁者乐山、智者乐水的绝佳去(qu)处;“黄小西,吃晚饭”(黄果树瀑布、荔波小七孔、西江千户苗寨、赤水丹霞、万峰林、梵净山)让贵州成为大家最想去(qu),去(qu)了又舍不(bu)得走的地方。

是发展(zhan)奋进贵州: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连续10年位(wei)居全国前列(lie),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(yi)元。黔贵大地,万桥飞架、大道纵横,“千沟万壑”蝶变为“高(gao)速平(ping)原”,“偏居一隅”转变为“西部通衢”;以“富矿精开”推动矿产资源大省的产业链不(bu)断延伸,以“东数西算”的算力、产业、赋能扬帆(fan)数字蓝海;加快建设“六大产业基地”,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;行走贵州,到(dao)处都是茶园、果园、花园,乡村处处看得见青山、望得见绿水、记得住乡愁。

是魅力绽放贵州:“村超”“村BA”火(huo)爆出圈,活(huo)力四射,成为观察中(zhong)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窗口;红色文化、阳(yang)明文化、民(min)族文化、历史文化交相辉映。“强渡乌(wu)江”“四渡赤水”“激(ji)战娄山关”“遵义会议”,留下了“雄关漫道真如铁(tie),而今(jin)迈步从头越”的英雄诗篇。

“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、不(bu)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(zhan)新路”,这是习近平(ping)总书(shu)记对贵州寄予的厚(hou)望。党的十(shi)八大以来,贵州牢记总书(shu)记嘱托,以高(gao)质量发展(zhan)统揽全局,奋力实施围(wei)绕“四新”主攻“四化”主战略(lue)、实现“四区一高(gao)地”主定位(wei),干成了一件(jian)件(jian)大事要事,攻克了一个个难关险关,保持了高(gao)质量发展(zhan)良好态势,为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书(shu)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
牢记殷殷嘱托,走好高(gao)质量跨越式发展(zhan)之路

2021年2月,习近平(ping)总书(shu)记在贵州考察,走进黔西县新仁苗族乡化屋村,指出“实现小康不(bu)是终点,而是新的起点”,要求“巩(gong)固脱贫成果,接续推进乡村振兴(xing),按照既定的目标踏踏实实走下去(qu)”。

在化屋村,当(dang)地村民(min)把“指尖技艺”变成了“指尖经济”,大力发展(zhan)苗绣,很(hen)多年轻人(ren)都吃起了“手艺饭”,去(qu)年苗绣带动当(dang)地群众增收200余万元。

“要加快发展(zhan)特色高(gao)效农业,加快培(pei)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”。习近平(ping)总书(shu)记对贵州工作的重要指示,为贵州依托农业产业改变农村面貌、提(ti)高(gao)农民(min)收入指明了方向。

贵州是世界茶树原生地的中(zhong)心,在晴隆县发现了世界上迄今(jin)为止唯一的“茶籽化石”,距今(jin)已(yi)160多万年。经过多年锲而不(bu)舍的发展(zhan),如今(jin)的贵州遍地都产茶,22个县的茶园面积超过10万亩,湄潭县连续4年位(wei)居“中(zhong)国茶业百(bai)强县”第一名,铜仁生产的抹茶,产销量位(wei)居中(zhong)国第一、世界第二。

走进贵州茶区,茶中(zhong)有林、林中(zhong)有茶,茶在云中(zhong)长、云在茶中(zhong)飘,干净无污染(ran)、绿色生态造就了贵州茶的高(gao)品质。

在贵州,辣椒的种植面积约(yue)占全球的近1/10、全国的1/6,10万亩以上的种植大县有18个。虾子镇,这个遵义市的一个小乡镇,现已(yi)成为闻名全国的“中(zhong)国辣椒城”,这里(li)买卖(mai)全球,发布的辣椒指数已(yi)成为市场交易(yi)的“风向标”。

如今(jin)的贵州,你尽可品尝味美色香的辣子鸡(ji)、回味绵长的酸汤鱼、肉质细腻的贵州牛(niu)、脆而不(bu)生的肠旺面等地道美食(shi)和特色小吃。茅台镇、多彩贵州城、青云市集……在贵州的每一地,您尽可举杯小酌、畅叙友情,用醇厚(hou)绵甜的贵州酱酒(jiu)和香气(qi)浓郁的苗家米酒(jiu)等美酒(jiu)佳酿“怡情”,喝(he)香气(qi)清雅的都匀毛尖、滋味纯冽的湄潭翠芽、回味甘甜的“普(pu)安红”“遵义红”等特色佳茗“清心”。

从农产品单品的发展(zhan)中(zhong)不(bu)难看出,贵州山地特色优势产业不(bu)断壮大,转型升级(ji)步伐(fa)稳(wen)健,高(gao)质量发展(zhan)成色十(shi)足,为服(fu)务全国大局作出了积极贡(gong)献(xian)。

在榕江县万亩车江大坝上,斜风细雨中(zhong),一群农民(min)正在忙着采(cai)摘茄子,打包发往珠三角。贵广(guang)高(gao)铁(tie)的开通,将榕江县纳入粤港澳大湾区两小时交通圈,山高(gao)水远的榕江,已(yi)成为大湾区市民(min)的粮仓、菜(cai)篮和果园。

在思南县三道水乡周寨村,村里(li)办起了工厂,把世世代代种植的红薯加工成酸辣粉,借助网络直(zhi)播成功“出圈”,在电商平(ping)台月销百(bai)万单。

依托丰富茶资源,贵州还崛起了多家“新茶饮”企业。位(wei)于湄潭县的贵州逅唐茶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同全国100多个奶茶品牌、5万多家线下门(men)店合作,持续提(ti)供新茶饮创意和拼配方案。

扛牢保护重任,守护绿水青山发展(zhan)美丽经济

蓝天白云、空气(qi)清新、山清水秀,是贵州最鲜(xian)明的标签。行走贵州,你会发现,贵州的天,碧(bi)空如洗是标配;贵州的水,水清、岸绿、景(jing)美;贵州的山,每座都有故事;贵州的土,让老百(bai)姓(xing)的饭碗端得更稳(wen)当(dang)。

2021年2月,习近平(ping)总书(shu)记在贵州考察时再次强调“坚持以高(gao)质量发展(zhan)统揽全局,守好发展(zhan)和生态两条底线”。

守护好这天地山川,是检验立(li)场、品质、能力、意志的试金石。贵州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,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,始终坚持不(bu)赚带污染(ran)的钱、不(bu)要带污染(ran)的项目。

在从江的岜(ba)沙苗寨,每个孩子出生,父母都要种一棵“生命树”,孩子与树同生共长,村寨周围(wei)的古树达1300多株。

2022年11月,贵州省委、省政府印发《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实施方案》,制定36项重点任务、49项重点任务清单,从提(ti)升生态系统质量、推动产业绿色发展(zhan)、创新生态建设机制等方面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持续走深走实。

贵州持续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,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(dao)了63%,世界自然遗产全国最多,动植物种类全国第三。中(zhong)心城市空气(qi)质量优良天数比例(li)98.6%,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99.1%,每年为长江、珠江输送1000多亿(yi)立(li)方米优质水源。全省绿色经济占比从2017年的37%增长到(dao)2023年的46%。

生态底色的“高(gao)颜值”,带来经济发展(zhan)“高(gao)产值”。自2020年以来,贵州省在赤水市、大方县、江口县、雷山县、都匀市率先开展(zhan)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。2022年印发实施《贵州省建立(li)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行动方案》,部署建立(li)生态产品调查监测机制等6个方面重点任务。2023年,正式挂牌成立(li)贵州生态产品交易(yi)中(zhong)心,在溢价中(zhong)创造更多“金山银山”。

曾经“苦甲(jia)天下”的赫章县海雀村,当(dang)年千辛(xin)万苦挣(zheng)来的“绿水青山”,现在正成为群众致(zhi)富增收的“金山银山”。被誉(yu)为“西南竹(zhu)海”的赤水市,当(dang)地围(wei)绕竹(zhu)子做“绿色文章”,132.8万亩的竹(zhu)林摇身一变成为年综合产值达73亿(yi)元的大产业。

生态的贵州,是很(hen)多人(ren)心里(li)诗的远方、梦的故乡。生态的“金字招牌”既是贵州不(bu)断吸引人(ren)气(qi)、聚(ju)集财气(qi)的“秘诀”所在,也为贵州旅游火(huo)爆出圈提(ti)供不(bu)竭源泉。

“贵州满眼是风景(jing),处处有风情。”“贵州山好水好生态好,人(ren)好景(jing)好风情好。”贵州旅游“金字招牌”既有体验感,更有实体支撑(cheng)——757个村寨中(zhong)国传统村落、312个中(zhong)国少数民(min)族特色村寨、44个旅游度假区、10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。

近年来,贵州围(wei)绕“资源、客源、服(fu)务”三大要素,大力推进培(pei)育市场主体、丰富旅游业态、提(ti)升服(fu)务质量、推进存量旅游项目提(ti)质增效“四大行动”,加快文旅、体旅、酒(jiu)旅等“旅游+”“+旅游”融合发展(zhan),延长旅游产业链条,努力打造一批世界级(ji)旅游景(jing)区,建设一批世界级(ji)旅游城市。

如今(jin),来贵州看一场“村超”“村BA”,在激(ji)情赛(sai)场和各族群众一起呐喊(han),感受(shou)最炫民(min)族风;听一场路边音乐会,在人(ren)潮(chao)人(ren)海中(zhong)感受(shou)高(gao)雅与通俗的精彩结(jie)合;吃一次长桌(zhuo)宴,感受(shou)“酸溜溜”“甜滋滋”“火(huo)辣辣”的味觉盛宴;在世界级(ji)美景(jing)中(zhong),品一杯世界级(ji)美酒(jiu),感受(shou)诗酒(jiu)田园的美好生活(huo)。

保障改善民(min)生,让发展(zhan)成果惠及各族群众

走进遵义市花茂村村民(min)王治强的农家乐小院,一眼就能看见门(men)口的笑脸(lian)墙,上面贴满村民(min)露出笑脸(lian)的照片。

2015年6月16日下午,就在王治强家的这座小院里(li),习近平(ping)总书(shu)记和老乡们(men)拉家常时,提(ti)出“党中(zhong)央的政策好不(bu)好,要看乡亲们(men)是笑还是哭”。

“现在日子好了,天天像过年!”村民(min)的获(huo)得感幸福(fu)感发自内(nei)心、溢于言(yan)表(biao)。

贵州曾经是中(zhong)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。党的十(shi)八大以来,在习近平(ping)总书(shu)记亲切关怀和党中(zhong)央坚强领(ling)导下,贵州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,66个贫困县如期全部脱贫摘帽,923万贫困人(ren)口全部脱贫,192万人(ren)搬出大山,贵州彻底撕掉千百(bai)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。

脱贫攻坚伟大胜利造就的历史巨(ju)变,在“村超”“村BA”发祥地的榕江、台江得到(dao)了有力印证。2014年,两县贫困人(ren)口人(ren)均收入分别为3063元、2739元,到(dao)2023年,两县脱贫人(ren)口人(ren)均收入分别增加到(dao)14896元、15488元。数据的背后,是当(dang)地人(ren)民(min)群众物质生活(huo)的极大改善。很(hen)多群众特别是农村群众世代以来饱受(shou)贫困困扰、吃不(bu)饱穿不(bu)暖的日子一去(qu)不(bu)复返。

如今(jin),面对脱贫人(ren)口、易(yi)地扶贫搬迁人(ren)口两个全国之最的省情,贵州省委、省政府把巩(gong)固拓展(zhan)脱贫攻坚成果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底线任务,坚决守住不(bu)发生规模(mo)性返贫底线,建设巩(gong)固拓展(zhan)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。

战略(lue)牵(qian)引,动能澎(peng)湃。聚(ju)焦重点群体,紧盯动态监测帮扶;聚(ju)焦重点任务,狠抓脱贫群众增收;聚(ju)焦重点领(ling)域(yu),深化易(yi)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;扎实推进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(zhan),乡村建设行动深入实施,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快建设……一系列(lie)举措(cuo)让贵州巩(gong)固拓展(zhan)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的底色更亮、成色更足。

安顺市西秀区新安街道彩虹社区,易(yi)地扶贫搬迁群众高(gao)唯梅在城里(li)开了餐(can)馆,儿子大专毕业考上武汉科技大学本科,女儿在家门(men)口的启新小学上学,一家人(ren)日子越过越有盼头。

“政府提(ti)供了这么好的机会,关键自己要勤快。能做就多做点,总不(bu)能闲着。”高(gao)唯梅说。

“有一种幸福(fu)叫打工不(bu)出门(men)。”贵州安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成型前段组组长晋(jin)方然脸(lian)上洋溢着幸福(fu),“家门(men)口找到(dao)活(huo)干,能有钱赚,方便照顾老人(ren)和小孩,每月还能存下5000多元。”

“菜(cai)篮子”“米袋子”“果盘(pan)子”,事关人(ren)民(min)群众基本生活(huo)。清晨,走进贵阳(yang)市观山湖区合力惠民(min)生鲜(xian)超市,各式各样的商品琳琅满目。“‘坚持保本微利经营,让农民(min)和市民(min)两头都得实惠’的运营模(mo)式得到(dao)了习近平(ping)总书(shu)记的肯定。”贵州合力超市集团董事长李德祥说,将全力以赴走出一条惠民(min)兴(xing)农好路子。

柴米油盐(yan)是民(min)生,社区治理也是民(min)生。“扫一扫二维码,你的心愿(yuan)就能实现。”这样的一幕持续在观山湖区金阳(yang)街道金元社区上演(yan)。“做到(dao)居民(min)有需求、社区有服(fu)务,让社区成为居民(min)最放心、最安心的港湾。”社区党总支书(shu)记、居委会主任袁琴说,习近平(ping)总书(shu)记视察金元社区时的这番话,说到(dao)了群众心坎上。

利民(min)之事,丝发必兴(xing)。“千头万绪的事,说到(dao)底是千家万户的事。”教育、就业、收入、社保、医疗、养老、住房、环境……一件(jian)件(jian)民(min)生关切,一次次成为贵州改革的关注点、发力点,一点点改变着人(ren)民(min)群众的生活(huo)。

人(ren)生万事须(xu)自为,跬步江山即寥廓。踏上高(gao)质量发展(zhan)之路,贵州干部在滚石上山、爬坡(po)过坎中(zhong),蓄积“千磨万击(ji)还坚劲”的韧性,砥砺“越是艰(jian)险越向前”的品格,凝聚(ju)起奋力谱写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的强大合力。

发布于:广(guang)东省
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