业界动态
感知中国文化 讲述中国故事(走近中国文化·架起友谊桥梁),布伊,木雕,阿梦
2024-07-24 00:29:17
感知中国文化 讲述中国故事(走近中国文化·架起友谊桥梁),布伊,木雕,阿梦

吉(ji)扬·布伊素正(zheng)在雕刻作品。李 磊摄

阿梦迪拉演奏古筝。受访者(zhe)供图(tu)

在浙江湖(hu)州市长兴县水口乡,德国北威州德中教育文化协会代表在一家茶(cha)院内(nei)体验茶(cha)文化。王徐超摄(影(ying)像(xiang)中国)

在重庆永川区何埂镇柏林村,马(ma)丁·辛肯斯展示当地村民腌制的香肠。新华社记者(zhe) 唐 奕摄

外(wai)国友人走(zou)进江苏宿迁市泗洪县半城镇,体验当地“刻纸(zhi)门花”非遗文化项目。刘 烨摄(影(ying)像(xiang)中国)

在福建晋(jin)江市,泉(quan)州轻工(gong)职业学院来自马(ma)来西亚、菲律宾等国的留学生走(zou)进服装(zhuang)实训基地,近距离感受泉(quan)州本土非遗服装(zhuang)文化同现代技艺融(rong)合的独特魅力。谢贵明摄(影(ying)像(xiang)中国)

在马(ma)耳他(ta)桑塔露琪亚市的中国古典园林“静园”内(nei),人们体验中国书法。乔纳森·博格(ge)摄(新华社发)

一件件匠心(xin)独具的木雕作品,一首首余音绕梁(liang)的古筝乐曲,一道道别有风味的中国美食……来自不同国家的外(wai)国友人,因为种种机(ji)缘深深爱上中国。他(ta)们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,传播中国文化,架起友谊的桥梁(liang),推动文明交(jiao)流互鉴。

法国木雕创作者(zhe)吉(ji)扬·布伊素——

“中国艺术带来很多启发”

人民日报记者(zhe) 刘军国

今(jin)年37岁的吉(ji)扬·布伊素来自法国图(tu)卢兹,已在中国生活多年,并给(gei)自己取了个中文名字“大地”。“这个名字寓(yu)意根系大地、生生不息。这也是我对生活的追求。”他(ta)说。

布伊素在大学学的是当代艺术,立志做一名艺术家。为汲取更多创作灵感,2010年,23岁的他(ta)从家乡出发,开启周游世界的艺术探(tan)寻之旅。“我第(di)一次到北京就遇(yu)到了一见钟(zhong)情的中国姑娘。”布伊素说,这段缘分让他(ta)成了“中国女婿”。

2012年,布伊素与妻子到杭州游玩,雷峰塔内(nei)《白蛇(she)传的故事》木雕壁画让他(ta)驻足良久,“我被这件作品传神、生动的造型和丰富的表现手法所(suo)吸引。东阳木雕和我在欧洲看(kan)到的木雕完全不一样。可以说,这是我第(di)一次见到这么(me)真实细腻(ni)的东阳木雕作品。”当时,布伊素就暗下决心(xin),立志学好(hao)东阳木雕技艺。

东阳木雕因产(chan)于浙江东阳而(er)得(de)名,是传承千(qian)年的木上巧思,2006年被列入(ru)第(di)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(chan)名录。在朋友的引荐下,布伊素找到了参(can)与雕刻《白蛇(she)传的故事》木雕壁画的技师之一——中国木雕艺术大师、浙江省(sheng)工(gong)艺美术大师陆挺丰。感受到布伊素求艺的满腔诚意,陆挺丰决定收(shou)下这个外(wai)国徒弟。

“我每天早上7点(dian)多就从家里出发,常常要在工(gong)作室练习到傍晚。”从2013年开始系统学习东阳木雕技艺起,这些经历便成了布伊素求学路上最深刻的记忆,“在木头上雕刻,比(bi)在纸(zhi)上画画难得(de)多。这些看(kan)似简单的技艺,实际(ji)上手操作后才知道有多难。”布伊素除了在工(gong)作室练习,还(hai)在家里专门安排了一间(jian)“练功房”用来加练。日复一日,他(ta)的雕刻技艺突飞猛进。

“我很享受雕刻的过(guo)程,全身心(xin)投入(ru)其(qi)中让我感到愉悦和轻松。”有了一定基础后,布伊素毅然辞去工(gong)作,专注(zhu)于木雕创作。他(ta)充(chong)分发挥自身优势,创作出不少(shao)中西方文化交(jiao)融(rong)的作品,挂在工(gong)作室正(zheng)中央(yang)的京剧脸谱木雕就是其(qi)中之一。

这件木雕作品在传统戏剧脸谱的基础上,巧妙地融(rong)入(ru)了欧洲文化元素,比(bi)如脸谱上的皇(huang)冠是巴洛克风格(ge),两鬓则用塑料(liao)材质的装(zhuang)饰球辅以羽毛点(dian)缀(zhui)。“看(kan)似混搭的风格(ge)颇具艺术美感,我将欧洲和中国艺术手法相融(rong)合,让中国古老的戏剧人物形象在现代文化语境中展现出蓬勃(bo)生命(ming)力。”布伊素自豪(hao)地向记者(zhe)介绍,类似的作品在他(ta)的工(gong)作室内(nei)比(bi)比(bi)皆是。

今(jin)年是布伊素扎根中国的第(di)十四个年头。“高铁交(jiao)通网络遍布全国各地,打开手机(ji)就能打车、支(zhi)付……”布伊素表示,中国每年都有新变化,“我想邀请更多亲朋好(hao)友来中国看(kan)看(kan)。”因木雕与东阳结缘,布伊素也愈发喜欢这座文化底(di)蕴深厚的浙江小城,“东阳的文化、教育环境好(hao),生活在这里很幸福。”

“中国艺术带来很多启发。”在东阳,布伊素还(hai)在继续“雕刻”着自己的艺术梦想。谈及未来,他(ta)的心(xin)中已早有规划:“我要学习更多的中国艺术,争取学成后传播到法国,为促进两国文化交(jiao)流贡献力量。”

泰国留学生阿梦迪拉——

“感受中国传统音乐哲思”

人民日报记者(zhe) 戴楷(kai)然

电视节目中,北京语言(yan)大学国际(ji)中文学院汉语言(yan)专业泰国留学生阿梦迪拉身穿泰国传统服饰查克里,轻轻拨(bo)动筝弦(xian),奏出悠扬悦耳的《茉莉花》旋(xuan)律……

阿梦迪拉今(jin)年21岁,是一名大二学生,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。她从小就对音乐感兴趣,中学时在中国电视剧中第(di)一次看(kan)到古筝演奏。“我记得(de)剧中的演奏者(zhe)仪态优雅,仿佛在用古筝轻柔(rou)地向观众讲述一段故事。”阿梦迪拉回(hui)忆说,那段表演深深打动了自己,“来到北京语言(yan)大学读书后,我发现学校里有专门面向留学生的古筝学习小组,就第(di)一时间(jian)报了名”。

进入(ru)学习小组后,阿梦迪拉如愿以偿。“我特别喜欢古筝婉转悠扬的声音,它(ta)总(zong)能让我沉浸(jin)到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意境中,感受中国传统音乐哲思。”阿梦迪拉投入(ru)很多课余时间(jian)认真练习,逐渐掌握了多种不同的弹奏指(zhi)法。“有些指(zhi)法很难掌握,老师总(zong)是耐心(xin)地指(zhi)导我们,给(gei)我们充(chong)足的练习时间(jian),还(hai)经常鼓(gu)励我们。”功夫不负有心(xin)人,很快阿梦迪拉就获得(de)了上台表演的机(ji)会。

“我当时演奏了《书韵(yun)》,是传统乐曲《高山流水》4首小曲中的一首。这首小曲很有节奏感,传达出一种昂扬向上的情感。”回(hui)忆起第(di)一次上台表演的经历,阿梦迪拉表示,上台前她心(xin)里特别紧张,但是走(zou)到舞台上坐定,手指(zhi)放在筝弦(xian)上,她心(xin)里顿时便安定了下来。随着第(di)一个音符轻快跳出,她出色地完成了演奏,“那次表演很顺(shun)利,我获得(de)了老师和许多朋友的称赞,让我收(shou)获了更多自信。”

通过(guo)学习古筝,阿梦迪拉更深入(ru)地了解了中国的历史文化。“学习乐曲前,老师总(zong)会向我们介绍乐曲的文化背景。比(bi)如学习《高山流水》时,老师就向我们展示中国的自然风光,让我们想象着在美丽的山水之间(jian)弹奏,还(hai)给(gei)我们讲述了俞伯牙与钟(zhong)子期的知音故事,让我对这一乐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。”阿梦迪拉说。

阿梦迪拉表示,不同地域的古筝乐曲需要不同的表现方式,南方乐曲轻柔(rou)舒(shu)缓(huan),北方乐曲昂扬爽利,这也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,“在学习过(guo)程中,我逐渐意识到,这些优美的古筝乐曲是中国文化的载体。每次演奏古筝都让我更加贴近中国文化,感受它(ta)的优雅与魅力。”

除古筝外(wai),阿梦迪拉在课余时间(jian)也会听二胡、琵琶等中国传统乐器音乐会。在她看(kan)来,中国传统乐器种类繁多、各有特色,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“从传统乐器到文字绘(hui)画,中国文化博大精深,值得(de)深入(ru)学习和探(tan)索。”阿梦迪拉表示,随着近年来泰中两国文化交(jiao)流日益密切,她计划继续精进古筝技艺,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,努力成为增(zeng)进两国了解、促进民心(xin)相通的青年使者(zhe)。

德国餐吧主理人马(ma)丁·辛肯斯——

“中国美食总(zong)能带给(gei)我惊喜”

人民日报记者(zhe) 姜峰

在社交(jiao)媒体视频中,一名金发碧眼、深目高鼻的德国小伙子,操着一口地道的重庆话,和网友分享当地美食和日常趣闻。他(ta)就是马(ma)丁·辛肯斯,重庆一家德式餐吧的主理人。来华8年,辛肯斯笑称,自己早已融(rong)入(ru)重庆,甚至在回(hui)到德国时,还(hai)会习惯性地继续带着“中国范儿”。

说起和中国的缘分,要追溯到辛肯斯小时候,他(ta)因为玩电子游戏与中国美食结下了不解之缘。“印象最深的就要数在游戏里第(di)一次知道了包(bao)子这种食物,真是太(tai)有趣了!”在英(ying)国上大学期间(jian),辛肯斯便开始陆续打卡当地的中餐厅,从北京烤鸭到各式粤菜,都成了他(ta)的最爱。2011年大一暑假(jia),辛肯斯主动报名前往中国上海实习,自此开启了在中国的美食文化之旅。

初到上海,繁华的摩天大楼(lou)与充(chong)满烟火气的市井小巷交(jiao)相辉映,给(gei)辛肯斯留下了深刻印象。每天清晨,他(ta)都会准时去楼(lou)下的早餐店买包(bao)子吃(chi)。“那儿的包(bao)子有非常多不同口味的馅料(liao),甜的、咸的,我最喜欢红豆(dou)馅的。”辛肯斯说,口感丰富、色香味俱全的包(bao)子触动了他(ta)的味蕾,让他(ta)下定决心(xin)尝遍中国美食,“中国美食总(zong)能带给(gei)我惊喜”。

小笼包(bao)、饺子、兰州牛肉面、重庆豌(wan)杂面……一道道中国特色美食被辛肯斯列入(ru)美食打卡清单。从东到西,由北至南,辛肯斯在中国的美食足迹越走(zou)越远,并用短视频记录下一路的见闻趣事。在视频中,他(ta)会沿着318国道川藏线欣赏四川甘孜美景、品尝当地小吃(chi);也会在重庆的街边捧(peng)起一碗豌(wan)杂面,和网友闲聊一句“我也很喜欢吃(chi)辣”。

2015年,辛肯斯与同在英(ying)国读书的妻子结婚,并与妻子来到重庆生活。在重庆,辛肯斯不仅喜欢上重庆火锅的热辣滚烫,更爱上了街边的烟火气和重庆人的豪(hao)爽耿直。“重庆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(zou)的城市。”生活中,他(ta)既(ji)喜欢沿着江滩公园散步,感受一半山水一半城的惬意;也喜欢打卡网红景点(dian),感受这座城市的未来感;更喜欢探(tan)访古镇老街,品味中国的历史脉(mai)络和文化底(di)蕴。

在对美食生活的不断尝试(shi)与探(tan)索中,辛肯斯萌生出开一家餐厅的想法。2016年,他(ta)与合伙人一拍即(ji)合,在重庆开起一家德式餐吧,并先后在川渝两地有了7家门店。和其(qi)他(ta)西餐厅不同,辛肯斯的德式餐吧在菜品设置上,既(ji)兼顾(gu)德国菜的原始味道,又在配料(liao)及细节处根据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作出调整(zheng)。“在德国,吃(chi)肘子要配酸黄瓜和酸菜,但在重庆,肘子是可以搭配辣椒酱或者(zhe)辣椒粉的。”他(ta)说。

接(jie)下来,辛肯斯还(hai)计划继续在中国各地扩展业务。“中国的发展速(su)度(du)很快,互联网、新媒体发展更是日新月异。”这些年,辛肯斯经常会和亲友讲述他(ta)在中国的故事。“他(ta)们非常喜欢听我分享,觉得(de)我在中国的每一天都是新鲜有趣的。希望能通过(guo)我的宣传和介绍,吸引更多朋友感受中国美食文化的魅力。”

(张洋洋参(can)与采写)

版权号:18172771662813
 
    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,欢迎阅览 !
     资讯      企业新闻      行情      企业黄页      同类资讯      首页      网站地图      返回首页 移动站 , 查看更多   
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