业界动态
浑水摸鱼指什么动物-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持续深化――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系列报道之三,长江,江苏,污染
2024-06-04 08:17:54
浑水摸鱼指什么动物-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持续深化――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系列报道之三,长江,江苏,污染

近(jin)年来,江苏坚决打好污(wu)染防治攻坚战,协同推进生态环境高(gao)水平保护,探索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,纵深推进跨区域生态环境共保联治,共筑绿色美丽长三角,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。

筑牢绿色屏(ping)障

源出太湖东岸瓜泾口的吴淞江,从苏州出发,途经昆山,一路东流汇入黄浦江,不仅是江苏与上海密切联系的纽带,更(geng)是沿线(xian)地区交流合作的见证。在吴淞江上,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,昆山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与青浦区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共同巡河,一起采水,分头检测,数据(ju)共享,机(ji)制共商。

2023年,昆山生态环境局联合上海青浦区生态环境局,常态化(hua)开展淀(dian)山湖水环境共保联治活动,强化(hua)水污(wu)染跨界联治。“我们已经从‘水的一体’走向‘人的一体’,目的只有一个,守好绿水青山。”昆山市水务局河湖长制管(guan)理科科长焦健说。

2023年,江苏、安徽两省生态环境部门共同制定了《2023年苏皖交界地区联合执(zhi)法专(zhuan)项行(xing)动方(fang)案》,开展生态环境联合执(zhi)法行(xing)动。常州溧阳(yang)实施矿山生态保护,开展跨界联合执(zhi)法行(xing)动。溧阳(yang)生态环境局坚持(chi)区域共保联治,与安徽郎溪、广德共同对跨界生态破坏、环境污(wu)染问题联保共管(guan),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(liang)。

共筑绿色美丽长三角,要加强大气、水、土壤污(wu)染综合防治,深入开展跨界水体共保联治。为此,江苏推动构建苏浙沪生态治理合作机(ji)制,建立(li)跨区域、跨部门水环境信(xin)息共享机(ji)制,与沪浙皖联合成立(li)了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小组(zu),形成利(li)益共享、责任(ren)共担的生态治理新格(ge)局,携手筑牢长三角绿色屏(ping)障。

守好绿色家园

走进泰州泰兴市“健康长江泰州行(xing)动”指挥中心,发改、工信(xin)、生态环境等部门在此集中办公,通过大屏(ping)幕,可以实时(shi)看到无人机(ji)巡查长江沿线(xian)的情景。

“通过运用无人机(ji)、机(ji)器(qi)人、雷达扫描等现(xian)代技术手段,可实现(xian)长江泰州段全域生态环境24小时(shi)智能(neng)监控。”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周彦(yan)汝说,中心建立(li)了跨区域、多部门的联动监管(guan)机(ji)制,通过大数据(ju)平台,实现(xian)环境问题的自动预警、快速(su)响应、及时(shi)处置闭环管(guan)理。

全域保护不是一地一部门的事情,更(geng)是区域间的共同责任(ren)。以泰州为例,近(jin)年来,泰州市先后与镇扬常、苏锡通签订(ding)《长江禁捕执(zhi)法协作共管(guan)协议》,逐(zhu)步形成了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、水陆结合、区域资(zi)源共享、协调配合的禁捕执(zhi)法闭环。南京、镇江、扬州等市市场监管(guan)局则联合安徽省滁州、马鞍山市市场监管(guan)局签订(ding)长江禁渔联合执(zhi)法合作协议,围绕(rao)联合巡查、信(xin)息共享、应急协同等6个方(fang)面开展合作,叠加放大执(zhi)法效能(neng),不断织密“长江滤网”。

水无界,气无边。为了守护青山碧水蓝天,江苏正携手沪浙皖“两省一市”,打好大气水土壤污(wu)染综合防治的“全域牌”。

推动绿色发展

绿色是高(gao)质量(liang)发展的鲜明底色。走进长江南京段,数十公里的滨江风光带沿江岸铺开,修葺一新的滨江公园贯(guan)通南北,吸引着当地市民亲江而居。

来到长江边的南钢集团,一座“工厂花园”立(li)即展现(xian)眼前(qian),颠覆了人们对传统钢铁企业的印象。3公里长江岸线(xian)、70万平方(fang)米的江边滩涂地上,近(jin)年来种植(zhi)的1.5万余棵垂柳、香(xiang)樟等乔木将(jiang)南钢生态湿地园装扮得四季如春。

“南京市税务和(he)环保部门联手为企业搭建了‘环保税协作平台’,可实时(shi)监测和(he)展示企业排污(wu)量(liang)和(he)排污(wu)浓度等数据(ju),将(jiang)环保指标与税务申报挂钩,为企业提供环境保护税智能(neng)预填服务,助力发展与生态实现(xian)双(shuang)赢(ying)。”南京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税务总监林大蓼说,目前(qian)南钢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工作,污(wu)染物排放量(liang)从2018年的2.6万吨降至2023年的7000余吨,2023年环保税减免超过1500万元,节(jie)省下来的环保税将(jiang)继续投(tou)入设备改造。

南京燕(yan)子矶地区多年前(qian)还坐落着工业生产、仓储物流、砂场码(ma)头等大小企业400多家,生产、生活污(wu)水直排通江河道,严重破坏长江生态环境。近(jin)年来,南京大力整治燕(yan)子矶片区,对区域内污(wu)染严重的企业依法关停,对符(fu)合产业政策(ce)的企业引导退城入园。如今,这里完成了所有污(wu)染企业的关停搬迁,区域内3条入江河道全部消除劣Ⅴ类水体,昔日(ri)生产岸线(xian)已全部变为生态岸线(xian),助力一江清(qing)水持(chi)续东流。

在江苏常州,为修复(fu)沿江生态“砸笼换(huan)绿”,加快化(hua)工企业退出速(su)度,同时(shi)转型发展高(gao)性能(neng)碳纤(xian)维(wei)及复(fu)合材(cai)料、创新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,让产业“减碳”、为发展“增绿”。在江苏镇江,当地淘汰落后低效产能(neng),推动微软(镇江)数字经济创新中心、阿里和(he)润数字产业园、华为(镇江)数字创新中心等一批世界级(ji)企业的数字产业项目落地,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产值(zhi)突破700亿(yi)元。如今,江苏沿江地区水清(qing)岸绿、天朗气清(qing),沿岸“工业锈带”已蝶变为生态秀带。(本文来源:经济日(ri)报 记者:薛海燕(yan) 蒋波)

发布于:北京市
版权号:18172771662813
 
    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,欢迎阅览 !
     资讯      企业新闻      行情      企业黄页      同类资讯      首页      网站地图      返回首页 移动站 , 查看更多   
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